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46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两嵌段共聚物本体自组装 | 第13-14页 |
1.3 两嵌段共聚物受限自组装 | 第14-16页 |
1.4 两嵌段共聚物3D受限自组装 | 第16-25页 |
1.4.1 3D受限自组装方法概述 | 第16-18页 |
1.4.2 3D受限自组装的参数调控 | 第18-25页 |
1.5 聚合物纳米结构微球的应用 | 第25-30页 |
1.5.1 催化剂载体 | 第26-27页 |
1.5.2 控制释放 | 第27-28页 |
1.5.3 信息存储及显示材料 | 第28-30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0-34页 |
1.6.1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30-32页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6.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3-34页 |
1.7 参考文献 | 第34-46页 |
2 PS-b-P4VP 3D受限自组装及结构调控 | 第46-69页 |
2.1 引言 | 第46-4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5页 |
2.3.1 PS-b-P4VP 3D受限自组装 | 第48-60页 |
2.3.1.1 溶剂选择性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 第49-51页 |
2.3.1.2 PS-b-P4VP组成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 第51-54页 |
2.3.1.3 受限程度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 第54-60页 |
2.3.2 PS-b-P4VP 3D受限组装体的形态转变 | 第60-6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3 基于PS-b-P4VP的超分子3D受限自组装与解组装 | 第69-91页 |
3.1 引言 | 第69-7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7页 |
3.3.1 PS-b-P4VP(PDP)_x3D受限自组装 | 第71-78页 |
3.3.1.1 PS_(51k)-b-P4VP_(18k)(PDP)_x体系 | 第71-73页 |
3.3.1.2 PS_(20k)-b-P4VP_(17k)(PDP)_x体系 | 第73-76页 |
3.3.1.3 PS_(17k)-b-P4VP_(49k)(PDP)_x体系 | 第76-78页 |
3.3.2 PS-b-P4VP(PDP)_x3D受限组装体的解组装 | 第78-87页 |
3.3.2.1 介孔微球 | 第78-80页 |
3.3.2.2 各向异性的纳米粒及其复合纳米材料 | 第80-8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4 PS-b-P4VP 3D受限自组装与解组装制备Janus纳米材料 | 第91-111页 |
4.1 引言 | 第91-9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2-9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8页 |
4.3.1 基于PS-b-P4VP的Janus纳米盘 | 第94-101页 |
4.3.2 基于PS-b-P4VP的Janus纳米粒 | 第101-10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5 PS-b-P4VP/PMMA 3D受限自组装及结构调控 | 第111-125页 |
5.1 引言 | 第111-11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2页 |
5.3.1 PS-b-P4VP/PMMA 3D受限自组装 | 第113-121页 |
5.3.2 PS-b-P4VP/PMMA 3D受限组装体的形态转变 | 第121-12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2页 |
5.5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6 全文总结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8-130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