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城市骨架线网的同尺度矢量空间数据匹配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17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第15-16页
        1.2.3 本文的解决方法第16-1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1.3.1 选题来源第17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总体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空间数据匹配基础理论第21-29页
    2.1 空间数据概述第21页
    2.2 同名实体匹配理论第21-25页
        2.2.1 同名实体匹配定义第21页
        2.2.2 同名实体匹配分类第21-23页
        2.2.3 同名实体匹配流程第23-24页
        2.2.4 同名实体匹配结果质量评价第24-25页
    2.3 同名实体匹配相似性衡量指标第25-28页
        2.3.1 位置相似度第26-27页
        2.3.2 形状相似度第27页
        2.3.3 拓扑相似度第27页
        2.3.4 方向相似度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城市骨架线网构建原理与方法第29-38页
    3.1 城市骨架线网概述第29-30页
        3.1.1 城市骨架线网构建区域界定第29页
        3.1.2 城市骨架线网定义与构成第29-30页
        3.1.3 城市地图空白区域第30页
    3.2 城市骨架线网构建方法第30-35页
        3.2.1 空白区域骨架线提取方法第30-33页
        3.2.2 城市骨架线网构建第33-34页
        3.2.3 骨架线网眼构建第34-35页
    3.3 道路与居民地关联关系构建第35-36页
    3.4 城市骨架线网在匹配中的优势分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骨架线网眼的居民地匹配方法第38-53页
    4.1 居民地匹配转化为骨架线网眼匹配第38-39页
    4.2 骨架线网眼匹配模型第39-49页
        4.2.1 骨架线网眼拓扑关系的对偶图表达第39-43页
        4.2.2 骨架线网眼对偶图节点中心性指标相似度计算第43-47页
        4.2.3 极化变换确定候选匹配集第47-49页
    4.3 实例验证及对比分析第49-52页
        4.3.1 匹配实验流程第49页
        4.3.2 匹配实验第49-50页
        4.3.3 不同匹配方法实验对比分析第50-52页
    4.4 算法优势分析第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顾及邻域居民地群组相似性的道路网匹配方法第53-64页
    5.1 顾及邻域要素相似性的匹配策略第53-54页
    5.2 道路邻域居民地群组确定方法第54-55页
        5.2.1 基于距离阈值的确定方法第54页
        5.2.2 基于城市骨架线网的确定方法第54-55页
        5.2.3 城市骨架线网确定方法的优势分析第55页
    5.3 邻域居民地群组相似度计算第55-60页
        5.3.1 空间关系相似度计算第55-58页
        5.3.2 几何特征相似度计算第58-60页
        5.3.3 居民地群组总体相似度计算第60页
    5.4 顾及邻域居民地群组相似性的道路网匹配第60-61页
    5.5 实例验证及对比分析第61-63页
        5.5.1 本章方法匹配实验第61-62页
        5.5.2 对比实验第62页
        5.5.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62-63页
    5.6 算法优势分析第63页
    5.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避免全局遍历的道路网匹配策略研究第64-73页
    6.1 全局遍历匹配搜索模式第64-65页
    6.2 利用道路拓扑分类的层次迭代匹配方法第65-68页
        6.2.1 基本思路第65页
        6.2.2 道路网拓扑分类第65-66页
        6.2.3 层次迭代匹配过程第66-68页
    6.3 实例验证及对比分析第68-72页
        6.3.1 实验流程第68-69页
        6.3.2 三种典型路网实验第69页
        6.3.3 匹配结果评价第69-70页
        6.3.4 对比实验及分析第70-72页
    6.4 算法优势分析第72页
    6.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原型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73-82页
    7.1 实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73页
    7.2 实验系统环境及主要功能第73-75页
    7.3 系统核心功能展示第75-81页
        7.3.1 城市骨架线网构建与表达第75-77页
        7.3.2 基于骨架线网眼的居民地匹配方法第77-78页
        7.3.3 顾及邻域居民地群组相似性的道路网匹配方法第78-80页
        7.3.4 道路网层次迭代匹配方法第80-81页
    7.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8.1 全文总结第82-83页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83页
    8.3 研究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作者简历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农民参合意愿及评价研究--以河北省Q市Y乡L村为例
下一篇:社会组织资源的分化与整合--关于J省H地缘商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