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可见光无线定位技术基础 | 第21-29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白光LED参数 | 第21-22页 |
2.2.1 光学参数 | 第21页 |
2.2.2 角度参数 | 第21-22页 |
2.3 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模型 | 第22-23页 |
2.4 可见光通信典型定位方法 | 第23-28页 |
2.4.1 基于接收信号能量检测的VLC定位方法 | 第23-26页 |
2.4.2 基于LED标签(LED-ID)的VLC定位方法 | 第26-27页 |
2.4.3 基于图像传感器成像的VLC定位方法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照明约束条件下可见光源阵列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界 | 第29-41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光源在不同位置时待测面上的最小光照度 | 第29-31页 |
3.3 待测面上各点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界 | 第31-36页 |
3.3.1 理论推导 | 第31-34页 |
3.3.2 仿真分析 | 第34-36页 |
3.4 采用高斯-牛顿迭代算法对CRB的验证 | 第36-38页 |
3.4.1 理论推导 | 第36页 |
3.4.2 仿真分析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四章 一次反射条件下可见光源阵列定位性能分析 | 第41-51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反射信道链路分析 | 第41-45页 |
4.2.1 简化条件下的一次反射 | 第41-44页 |
4.2.2 复杂条件下的一次反射 | 第44-45页 |
4.3 一次反射对光照度和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45-49页 |
4.3.1 对光照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2 对定位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照明与定位约束条件下可见光源阵列布局联合优化方法 | 第51-61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目标函数的设定 | 第51-54页 |
5.3 多目标优化方法 | 第54-59页 |
5.3.1 线性加权法 | 第54-55页 |
5.3.2 理想点法 | 第55-57页 |
5.3.3 功效系数法 | 第57-58页 |
5.3.4 分层序列法 | 第58-59页 |
5.4 各方法效能分析 | 第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可见光无线定位方法 | 第61-67页 |
6.1 引言 | 第61页 |
6.2 煤矿井下综合信息系统 | 第61-63页 |
6.2.1 基本组成 | 第61页 |
6.2.2 解决方案 | 第61-63页 |
6.3 一种自适应节点定位方法 | 第63-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