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简要述评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1 重点和难点 | 第18-19页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和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 | 第20-27页 |
2.1 农村金融机构的界定 | 第20-21页 |
2.2 绩效和绩效评价的界定 | 第21-22页 |
2.3 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和社会责任的内涵 | 第22-23页 |
2.4 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现状 | 第23-27页 |
2.4.1 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 | 第24-25页 |
2.4.2 农村金融机构的的主要运营指标 | 第25页 |
2.4.3 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 | 第25-27页 |
3 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评价模型 | 第27-36页 |
3.1 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3.2 经营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9-32页 |
3.3 社会责任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 第32-34页 |
3.3.1 社会责任指标 | 第32-34页 |
3.3.2 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34页 |
3.4 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加权组合模型 | 第34-36页 |
3.4.1 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加权组合模型 | 第34-35页 |
3.4.2 综合评价模型 | 第35-36页 |
4 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评价模型的实际运用 | 第36-41页 |
4.1 样本选择 | 第36页 |
4.2 样本数据 | 第36-38页 |
4.3 模型求解 | 第38-40页 |
4.4 相关结论 | 第40-41页 |
5 农村金融机构兼顾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 | 第41-52页 |
5.1 以“三度一率”为视角的相关研究 | 第41-44页 |
5.1.1 相关概念 | 第41页 |
5.1.2 农村金融机构的“三度一率”现状 | 第41-44页 |
5.2 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的联动关系 | 第44-45页 |
5.3 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 第45-48页 |
5.3.1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45-46页 |
5.3.2 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第46-47页 |
5.3.3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47-48页 |
5.4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 第48-52页 |
5.4.1 制度创新 | 第48-49页 |
5.4.2 产品创新 | 第49-50页 |
5.4.3 机构创新 | 第50-52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1 | 第60-61页 |
附录2 | 第61-65页 |
附录3 | 第65-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