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协议识别研究及在防火墙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应用层协议识别关键技术 | 第16-21页 |
2.1 基础网络协议 | 第16-17页 |
2.2 WIRESHARK和正则表达式 | 第17-18页 |
2.2.1 Wireshark | 第17页 |
2.2.2 正则表达式 | 第17-18页 |
2.3 协议识别技术 | 第18-20页 |
2.3.1 基于端口的协议识别 | 第18-19页 |
2.3.2 基于特征字的协议识别 | 第19-20页 |
2.3.3 基于测度的协议识别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应用层协议识别规则研究 | 第21-33页 |
3.1 特征字段及规则关系 | 第21-23页 |
3.1.1 规则关系 | 第21-22页 |
3.1.2 特征字段 | 第22-23页 |
3.2 基于特征字协议识别规则 | 第23-25页 |
3.2.1 HTTP协议分析 | 第23-24页 |
3.2.2 Content规则 | 第24-25页 |
3.3 基于模式协议识别规则 | 第25-28页 |
3.3.1 OICQ登陆协议分析 | 第25-27页 |
3.3.2 Pattern规则 | 第27-28页 |
3.4 基于行为协议识别规则 | 第28-31页 |
3.4.1 P2P技术分析 | 第28-29页 |
3.4.2 Behavior规则 | 第29-31页 |
3.5 三种协议识别规则的优势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协议识别规则在防火墙中应用研究 | 第33-49页 |
4.1 三种规则在防火墙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4.1.1 防火墙工作流程 | 第33-34页 |
4.1.2 规则选择过程优化 | 第34页 |
4.2 LRU和LFU算法研究 | 第34-39页 |
4.2.1 LRU算法 | 第34-37页 |
4.2.2 LFU算法 | 第37-39页 |
4.3 规则选择RSTFP算法 | 第39-45页 |
4.3.1 RSTFP算法 | 第39-43页 |
4.3.2 算法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4.4 基于三种规则的防火墙模型 | 第45-48页 |
4.4.1 包过滤模块 | 第47页 |
4.4.2 会话还原管理模块 | 第47页 |
4.4.3 规则匹配模块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协议识别规则的防火墙评测 | 第49-56页 |
5.1 SEcWAF 3600防火墙 | 第49-50页 |
5.2 规则识别率评测 | 第50-52页 |
5.3 防火墙基础性能测试 | 第52-55页 |
5.3.1 吞吐量性能评测 | 第53-54页 |
5.3.2 延迟性能评测 | 第54页 |
5.3.3 丢包率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6-58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6页 |
6.2 问题和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