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40页 |
2.1 含氟矿石概述 | 第13-20页 |
2.1.1 氟的工业用途 | 第13页 |
2.1.2 含氟矿石、矿石性质及其用途与质量标准 | 第13-15页 |
2.1.3 萤石矿矿床及资源 | 第15-17页 |
2.1.4 磷矿矿床及资源 | 第17-20页 |
2.2 含氟矿石利用现在及存在问题 | 第20-25页 |
2.2.1 萤石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2.2.2 麟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2.3 含氟矿石选矿方法及分离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2.3.1 萤石的选矿工艺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2.3.2 磷矿的选矿工艺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2.4 含氟矿物与含钙碳酸盐矿物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 第29-34页 |
2.4.1 含氟矿物与含钙碳酸盐矿物浮选分离概况 | 第29-30页 |
2.4.2 含氟矿物与含钙碳酸盐矿物浮选药剂研究 | 第30-33页 |
2.4.3 含氟矿物与含钙碳酸盐矿物浮选分离理论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2.5 含氟矿物与含钙碳酸盐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 第34-38页 |
2.5.1 pH对四种矿物可浮性影响的研究 | 第34-35页 |
2.5.2 含钙碳酸盐矿物抑制剂的研究 | 第35-36页 |
2.5.3 含磷矿物抑制剂的研究 | 第36-37页 |
2.5.4 抑制剂与矿物作用机理研究 | 第37-38页 |
2.6 小结 | 第38-40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40-47页 |
3.1 研究目标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40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3.3 试样选择及制备 | 第42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42-44页 |
3.5 试验药剂和仪器 | 第44-47页 |
4 萤石、方解石、白云石及氟磷灰石可浮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47-67页 |
4.1 捕收剂对四种矿物可浮性影响研究 | 第47-50页 |
4.2 阳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50-55页 |
4.2.1 钙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50-53页 |
4.2.2 镁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53-55页 |
4.3 阴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55-66页 |
4.3.1 氟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56-58页 |
4.3.2 碳酸根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58-61页 |
4.3.3 磷酸根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61-63页 |
4.3.4 硫酸根离子对四种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研究 | 第63-66页 |
4.4 小结 | 第66-67页 |
5 抑制剂对萤石、方解石、白云石及氟磷灰石可浮性影响研究 | 第67-79页 |
5.1 水玻璃对四种矿物的抑制效果比较 | 第67-69页 |
5.2 氟硅酸钠对四种矿物的抑制效果比较 | 第69-71页 |
5.3 六偏磷酸钠对四种矿物抑制效果比较 | 第71-73页 |
5.4 单宁对四种矿物抑制效果比较 | 第73-76页 |
5.5 腐殖酸钠对四种矿物抑制效果比较 | 第76-78页 |
5.6 小结 | 第78-79页 |
6 贵州难选萤石矿石浮选研究 | 第79-92页 |
6.1 萤石矿石性质研究 | 第79-80页 |
6.2 贵州难选萤石原矿Ⅰ浮选研究 | 第80-86页 |
6.2.1 粗选条件试验研究 | 第81-85页 |
6.2.2 闭路试验研究 | 第85-86页 |
6.3 贵州难选萤石原矿Ⅱ浮选研究 | 第86-90页 |
6.3.1 粗选条件试验 | 第86-89页 |
6.3.2 闭路试验 | 第89-90页 |
6.4 小结 | 第90-92页 |
7 贵州低品位磷矿石浮选研究 | 第92-103页 |
7.1 磷矿石性质研究 | 第92-93页 |
7.2 贵州低品位磷矿原矿Ⅰ浮选研究 | 第93-98页 |
7.2.1 粗选条件试验研究 | 第93-96页 |
7.2.2 精选及开路试验研究 | 第96-98页 |
7.3 贵州低品位磷矿原矿Ⅱ浮选研究 | 第98-102页 |
7.3.1 粗选工艺研究 | 第99-101页 |
7.3.2 闭路试验 | 第101-102页 |
7.4 小结 | 第102-103页 |
8 选择性抑制剂对矿物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 | 第103-135页 |
8.1 pH、矿物溶解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103-117页 |
8.1.1 pH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机理 | 第103-109页 |
8.1.2 矿物溶解对矿物可浮性影响机理 | 第109-114页 |
8.1.3 矿物溶解离子对矿物可‘浮性影响机理 | 第114-117页 |
8.2 氟离子对白云石、氟磷灰石浮选影响机理研究 | 第117-122页 |
8.2.1 氟离子对白云石、氟磷灰石浮选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8.2.2 氟离子与方解石、白云石作用的扫描电镜能谱研究 | 第119-121页 |
8.2.3 氟离子对磷矿石浮选影响的溶液化学研究 | 第121-122页 |
8.3 磷酸对白云石、氟磷灰石浮选影响机理研究 | 第122-127页 |
8.3.1 磷酸对白云石、氟磷灰石浮选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8.3.2 磷酸与白云石作用X-射线波普研究 | 第123-124页 |
8.3.3 磷酸对白云石、氟磷灰石浮选影响的溶液化学研究 | 第124-127页 |
8.4 腐殖酸钠、单宁对萤石、方解石浮选影响机理研究 | 第127-134页 |
8.4.1 腐殖酸钠、单宁对萤石、方解石浮选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8.4.2 腐殖酸钠、单宁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机理研究 | 第128-131页 |
8.4.3 腐殖酸钠、单宁作用机理模型 | 第131-134页 |
8.5 小结 | 第134-135页 |
9 结论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50-15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