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掺铝尖晶石型锰酸锂LiAlxMn2-xO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1页
    1.1 锂离子电池发展及应用第12-14页
    1.2 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4-17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概述第17-21页
        1.3.1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第17-19页
        1.3.2 橄榄石型正极材料第19-20页
        1.3.3 尖晶石型正极材料第20-21页
    1.4 尖晶石型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1-35页
        1.4.1 LiMn_2O_4和LiM_xMn_(2-x)O_4第22-26页
        1.4.2 Li-Mn-O相图在提高容量和循环性能中的作用第26-28页
        1.4.3 材料循环过程中的容量损失第28-31页
        1.4.4 氧缺位尖晶石LiMn_2O_(4-y)第31-32页
        1.4.5 锂锰摩尔比和氧含量对充放电曲线形状的影响第32-33页
        1.4.6 充放电过程中和低温下的相变第33-35页
    1.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计算与模拟第35-37页
    1.6 掺杂尖晶石锰酸锂实验与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第37-40页
        1.6.1 掺杂尖晶石锰酸锂实验研究进展第37-39页
        1.6.2 掺杂尖晶石锰酸锂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第39-40页
    1.7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40-41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第41-54页
    2.1 计算材料学第41-43页
    2.2 常见的计算方法第43页
    2.3 第一性原理第43-49页
    2.4 第一性原理计算工具—CASTEP模块简介第49-54页
第三章 计算参数优化第54-63页
    3.1 泛函选择第56-57页
    3.2 电子参数选择第57-62页
    3.3 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铝掺杂对尖晶石LiMn_2O_4结构和能量的影响第63-70页
    4.1 掺杂模型的建立第63-64页
    4.2 掺杂对晶胞结构的影响第64-67页
    4.3 脱锂对晶胞结构的影响第67页
    4.4 掺铝对结合能的影响第67-68页
    4.5 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铝掺杂对尖晶石LiMn_2O_4电子结构的影响第70-79页
    5.1 掺杂和脱锂对体系布居数的影响第70-72页
    5.2 掺杂对态密度的影响第72-78页
    5.3 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铝掺杂对尖晶石LiMn_2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9-82页
    6.1 掺铝对脱锂电压平台的影响第79-80页
    6.2 掺铝对循环稳定性能和倍率性能的影响第80-81页
    6.3 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7.1 结论第82-83页
    7.2 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高强度紧固件用钢的氢致延迟断裂行为研究
下一篇:基于熵的PROT项目融资模式综合集成管理研究--以中小水电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