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导论 | 第9-17页 |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三)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 一、公众参与行政过程的意义与局限 | 第17-23页 |
| (一) 公众参与行政过程的意义 | 第17-19页 |
| (二) 公众参与行政过程的局限 | 第19-23页 |
| 二、我国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成就与问题 | 第23-36页 |
| (一) 我国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立法成就与问题 | 第24-27页 |
| (二) 我国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实践的发展与成就 | 第27-31页 |
| (三) 我国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31-36页 |
| 三、公众行政参与的基本法律原则的确立 | 第36-45页 |
| (一) 均衡参与原则 | 第36-37页 |
| (二) 适度参与原则 | 第37-39页 |
| (三) 有序参与原则 | 第39-42页 |
| (四) 有效参与原则 | 第42-45页 |
| 四、公众行政参与法律制度和机制的完善 | 第45-66页 |
| (一) 完善公众行政参与的法律规范体系 | 第45-46页 |
| (二) 完善规范公众参与的制度及相关建议 | 第46-49页 |
| (三) 创新公众行政参与的法律机制 | 第49-66页 |
| 余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后记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