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6-20页 |
前言 | 第20-23页 |
第一部分 MYC、MYC/BCL2、P53或MYC/P53的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 第23-61页 |
1.1 引言 | 第23-25页 |
1.2 材料和方法 | 第25-36页 |
1.3 结果 | 第36-56页 |
1.4 讨论 | 第56-60页 |
1.5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二部分 MYC、MYC/BCL2、P53或MYC/P53的表达在接受R-CHOP治疗的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 第61-81页 |
2.1 引言 | 第61-62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62-63页 |
2.3 结果 | 第63-78页 |
2.4 讨论 | 第78-80页 |
2.5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三部分 HIF-1α在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 第81-94页 |
3.1 引言 | 第81-82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82-84页 |
3.3 结果 | 第84-91页 |
3.4 讨论 | 第91-93页 |
3.5 小结 | 第93-94页 |
第四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 第94-113页 |
4.1 引言 | 第94-9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95-98页 |
4.3 结果 | 第98-110页 |
4.4 讨论 | 第110-112页 |
4.5 小结 | 第112-113页 |
全文结论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9页 |
综述 | 第129-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7页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