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第2章 武氏祠画像石产生的原因 | 第15-18页 |
2.1 武氏祠画像石介绍 | 第15页 |
2.2 武氏祠画像石产生的原因 | 第15-17页 |
2.2.1 社会经济繁荣与地理优势 | 第15-16页 |
2.2.2 厚葬风气的盛行 | 第16页 |
2.2.3 民俗思想的兴盛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武氏祠画像石神仙造型风格及其艺术特征 | 第18-52页 |
3.1 武氏祠典型神仙形象的地域特征 | 第18-40页 |
3.1.1 伏羲、女娲神仙形象地域特征分析 | 第18-31页 |
3.1.2 西王母神仙形象地域特征分析 | 第31-40页 |
3.2 武氏祠典型神仙形象的线性表达 | 第40-47页 |
3.2.1 概括简洁的外轮廓线 | 第41-43页 |
3.2.2 精湛纯熟的内结构线 | 第43-45页 |
3.2.3 方圆相济的线条表达 | 第45-47页 |
3.3 武氏祠典型神仙形象成像方式的独特性 | 第47-50页 |
3.3.1 剪影式造型 | 第47-48页 |
3.3.2 团块式造型 | 第48-49页 |
3.3.3 形象的艺术处理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武氏祠神仙造型艺术对现代中国画造型的意义 | 第52-60页 |
4.1 武氏祠造型艺术语言对现代中国画造型的影响 | 第52-59页 |
4.1.1 武氏祠画像石的线性表达对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 第52-55页 |
4.1.2 武氏祠画像石的剪影造型对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 第55-57页 |
4.1.3 武氏祠画像石的平面构图对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 第57-59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