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 第12-14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12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4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 第14页 |
1.3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 第14-17页 |
1.3.1 钴酸锂正极材料 | 第15页 |
1.3.2 锰酸锂正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3 三元正极材料 | 第16-17页 |
1.3.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第17页 |
1.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17-22页 |
1.4.1 磷酸铁锂的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1.4.2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 第18-21页 |
1.4.3 磷酸铁锂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及测试 | 第23-29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3 样品的表征 | 第24-25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4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4-25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5页 |
2.4 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5-29页 |
2.4.1 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2.4.2 电池正极片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3 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27页 |
2.4.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9页 |
3 稀土Ce掺杂LiFePO_4的改性研究 | 第29-39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29-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3.3.1 物相表征及形貌分析 | 第30-33页 |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不同羧酸作为添加剂改善LiFePO_4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4.3.1 物相表征及形貌分析 | 第40-44页 |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4-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5 氧化锌与碳共同包覆LiFePO_4的改性研究 | 第51-61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51-5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5.3.1 物相表征及形貌分析 | 第52-55页 |
5.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5-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6 以SDS为表面活性剂调节不同pH值改善LiFePO_4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61-69页 |
6.1 引言 | 第61页 |
6.2 LiFePO_4正极材料的制备 | 第61-62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8页 |
6.3.1 物相表征及形貌分析 | 第62-64页 |
6.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4-6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7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