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文化产业的内涵解析 | 第21-24页 |
2.1.1 文化产业的定义 | 第21-22页 |
2.1.2 文化产业的分类 | 第22-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2.2.2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第24-25页 |
2.2.3 综合评价理论 | 第25-29页 |
3.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47页 |
3.1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第29-37页 |
3.1.1 陕西省文化产业总体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3.1.2 陕西省文化产业重点行业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3.1.3 陕西省文化产业与全国对比分析 | 第34-37页 |
3.2 陕西省各地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第37-47页 |
3.2.1 关中地区各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第37-41页 |
3.2.2 陕北地区各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第41-43页 |
3.2.3 陕南地区各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第43-47页 |
4.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第47-59页 |
4.1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7-48页 |
4.1.1 科学性原则 | 第47页 |
4.1.2 系统性原则 | 第47-48页 |
4.1.3 可操作性原则 | 第48页 |
4.1.4 可比性原则 | 第48页 |
4.2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52页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8-50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第50页 |
4.2.3 评价指标解析 | 第50-52页 |
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2-59页 |
4.3.1 选择方法 | 第52-53页 |
4.3.2 方法介绍 | 第53-59页 |
5.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59-83页 |
5.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陕西省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评价 | 第59-73页 |
5.1.1 数据收集与无量纲化处理 | 第59-61页 |
5.1.2 相关系数矩阵检验 | 第61-64页 |
5.1.3 因子分析 | 第64-73页 |
5.1.4 结果分析 | 第73页 |
5.2 基于熵值法和DEA法的陕西省各地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 | 第73-81页 |
5.2.1 指标的选取 | 第74页 |
5.2.2 数据收集与无量纲化处理 | 第74-76页 |
5.2.3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 | 第76-78页 |
5.2.4 基于DEA法的评价 | 第78-79页 |
5.2.5 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5.3 小结 | 第81-83页 |
6. 促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83-89页 |
6.1 提高技术规模水平 | 第83页 |
6.2 增加公共投入力度 | 第83-84页 |
6.3 优化结构与布局 | 第84-85页 |
6.4 充分发挥资源特色和优势 | 第85页 |
6.5 加强区域间协调与合作 | 第85-86页 |
6.6 健全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第86-8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