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1-14页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2.1 服务型制造企业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2.1.1 服务型制造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服务型制造的类型 | 第15-17页 |
2.2 综合平台相关研究 | 第17-25页 |
2.2.1 平台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2 平台的类型 | 第18-21页 |
2.2.3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实施案例 | 第21-24页 |
2.2.4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特征 | 第24-25页 |
2.3 成熟度模型理论相关研究 | 第25-30页 |
2.3.1 成熟度模型起源与发展 | 第25页 |
2.3.2 成熟度模型应用领域 | 第25-30页 |
2.4 企业能力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2.5 文献评析 | 第31-32页 |
3.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32-40页 |
3.1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7页 |
3.1.1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2页 |
3.1.2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及构成 | 第32-37页 |
3.2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的指标权重 | 第37-39页 |
3.2.1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37-38页 |
3.2.2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应用步骤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 | 第40-45页 |
4.1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等级与等级值对照表 | 第40-41页 |
4.1.1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模型构建 | 第40页 |
4.1.2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等级值对照表 | 第40-41页 |
4.2 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步骤 | 第41-44页 |
4.2.1 计算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发展子能力值 | 第42-43页 |
4.2.2 成熟度值计算 | 第43-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海尔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研究 | 第45-57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45-46页 |
5.1.1 海尔企业概况 | 第45页 |
5.1.2 海尔发展战略 | 第45-46页 |
5.2 海尔综合平台介绍 | 第46-49页 |
5.3 海尔综合平台发展成熟度评价 | 第49-55页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旋进发展对策研究 | 第57-65页 |
6.1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发展难度自增殖分析 | 第57-58页 |
6.2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发展对策 | 第58-60页 |
6.3 服务型制造企业综合平台各发展阶段特征与推进策略 | 第60-63页 |
6.3.1 各发展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第60-61页 |
6.3.2 各阶段发展对策分析 | 第61-62页 |
6.3.3 平台关键能力发展策略 | 第62-6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65-66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附录A 评价指标权重调查结果 | 第77-79页 |
附录B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