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3-19页 |
一、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13-14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第一章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概述 | 第19-31页 |
第一节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的相关概念及意义 | 第19-25页 |
一、备案与审查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二、备案审查及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三、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意义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沿革及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宪法法律依据 | 第26-27页 |
第四节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的内容 | 第27-31页 |
一、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的主体 | 第27-28页 |
二、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的客体 | 第28-29页 |
三、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的基本形式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面临的问题及制度成因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所有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面临的普遍问题 | 第31-36页 |
一、备案审查的制度约束力不强 | 第31-33页 |
二、审查主体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 第33-36页 |
三、备案审查的公民参与度不高 | 第36页 |
第二节 新获批立法权的设区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面临的问题 | 第36-38页 |
第三节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面临问题的制度成因 | 第38-43页 |
一、缺乏统一完善的法律制度 | 第38页 |
二、立法机关备案审查的制度供给不足 | 第38-39页 |
三、公民参与备案审查的积极性不高及制度不足 | 第39-41页 |
四、新获批立法权设区的市备案审查面临问题的制度成因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制度保障设想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完善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的立法依据 | 第43-45页 |
一、加快制定统一系统的单行法律 | 第43-44页 |
二、对审查主体行使监督权予以立法明确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完善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的工作机制 | 第45-48页 |
一、建立备案审查工作信息公开机制 | 第45-46页 |
二、积极探索“提前介入”的备案审查配套制度举措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加强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队伍和能力建设 | 第48-50页 |
一、对备案审查队伍进行扩容及制度完善 | 第48-49页 |
二、提高备案审查相关人员的能力及制度保障 | 第49-50页 |
三、通过“外力”辅助备案审查工作及制度保障 | 第50页 |
第四节 完善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备案审查公民参与制度 | 第50-53页 |
一、健全公民审查建议的反馈制度 | 第50-51页 |
二、提高公民参与备案审查的能力及制度保障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