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钢铁表面树脂基自润滑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页
    1.2 钢铁表面自润滑涂层制备方法第12-13页
    1.3 树脂基自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第14-15页
        1.3.2 夹层复合材料第15页
        1.3.3 微粒复合材料第15-16页
        1.3.4 混杂复合材料第16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钢铁表面改性层与树脂基涂层制备理论第18-27页
    2.1 钢铁表面自润滑涂层结构设计第18页
    2.2 钢铁表面改性层生成原理第18-24页
        2.2.1 陶化-硅烷改性层生成的化学反应第18-20页
        2.2.2 陶化-硅烷膜成膜因素分析第20-22页
        2.2.3 陶化-硅烷膜成膜的生成过程第22-24页
    2.3 环氧树脂基涂层复合原理第24-26页
        2.3.1 制备过程及影响因素第24-25页
        2.3.2 填料分散性分析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改性层与树脂基自润滑涂层的制备第27-39页
    3.1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装置第27-31页
        3.1.1 实验基材第27页
        3.1.2 改性液组分选用第27-28页
        3.1.3 复合涂层组分选用第28-30页
        3.1.4 制备装置第30-31页
    3.2 制备流程与方法第31-38页
        3.2.1 制备流程第31-32页
        3.2.2 基体处理工艺过程及参数第32-33页
        3.2.3 陶化-硅烷处理过程第33-34页
        3.2.4 环氧树脂自润滑涂层制备第34-35页
        3.2.5 总体实验设计方案第35-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钢铁表面改性层的性能研究第39-55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陶化-硅烷层的表面微观形貌第39-45页
        4.2.1 氟化氢铵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4.2.2 硫酸锰含量的影响第41-42页
        4.2.3 pH的影响第42-43页
        4.2.4 KH550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4.2.5 KH560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4.3 改性层的腐蚀性能第45-50页
    4.4 改性层的结合力分析第50-51页
    4.5 改性层的显微硬度第51-52页
    4.6 改性层的成分分析第52-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环氧树脂基自润滑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第55-74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第55-58页
        5.2.1 未改性TiO_2含量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第55-57页
        5.2.2 改性处理TiO_2含量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第57页
        5.2.3 改性处理TiO_2/C含量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第57-58页
    5.3 复合涂层的结合力分析第58-61页
        5.3.1 未改性TiO_2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5.3.2 改性TiO_2含量的影响第59-60页
        5.3.3 纳米TiO_2/C含量的影响第60-61页
    5.4 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第61-68页
        5.4.1 未改性TiO_2含量对干摩擦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5.4.2 改性TiO_2含量对干摩擦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5.4.3 改性TiO_2/C含量对干摩擦性能的影响第65-67页
        5.4.4 改性TiO_2/C含量对水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5.5 复合涂层摩擦学机理分析第68-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0kWh复合材料飞轮转子轮缘的结构设计
下一篇:基于LABVIEW的绳索牵引下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