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第7页 |
1.2 纳米稀土氧化物 | 第7-11页 |
1.2.1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应用 | 第8-11页 |
1.3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第11-15页 |
1.3.1 固相法 | 第11-12页 |
1.3.2 气相法 | 第12页 |
1.3.3 液相法 | 第12-15页 |
1.4 模板法 | 第15-16页 |
1.4.1 胶团模板法 | 第15-16页 |
1.5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概述 | 第16页 |
1.6 沉淀法制备纳米材料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19页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1.7.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7.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第20-24页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0-21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3 纳米材料表征方法 | 第21-24页 |
2.3.1 粒径分析 | 第21-22页 |
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 第22页 |
2.3.3 TGA-DSC分析 | 第22页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2-23页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3页 |
2.3.6 表面张力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柠檬酸络盐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钇 | 第24-37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实验原理 | 第24-25页 |
3.3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 第25-2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3.4.1 pH和摩尔比对沉淀率的影响 | 第27页 |
3.4.2 温度对前驱体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3 前驱体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4 盐酸浓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5 陈化时间对前驱体粒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6 煅烧温度对最终产品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7 分散剂对最终产品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8 最终产品的粒度分析和形貌分析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离子液体软模板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钕及形貌控制 | 第37-54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实验原理 | 第37-39页 |
4.3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 第39-40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0-53页 |
4.4.1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40-41页 |
4.4.2 前驱体形貌分析 | 第41-43页 |
4.4.3 前驱体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3-46页 |
4.4.4 TG-DSC分析 | 第46-47页 |
4.4.5 煅烧后氧化钕形貌分析 | 第47-49页 |
4.4.6 模板机理讨论 | 第49-50页 |
4.4.7 产品物相分析(XRD) | 第50-51页 |
4.4.8 添加不同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产品对比 | 第51-52页 |
4.4.9 不同形貌氧化钕的潜在的应用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