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临床药理论文

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第13-20页
    1. 资料与方法第14-15页
        1.1. 数据来源第14页
        1.2. 研究设计第14-15页
        1.3. 统计学分析第15页
        1.4. 数据提取分析流程第15页
    2. 结果第15-18页
        2.1. 患者基本情况第15-16页
        2.2. 可疑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第16-18页
            2.2.1. 入院病情第16页
            2.2.2. 过敏史第16-17页
            2.2.3. 溶媒种类第17页
            2.2.4. 单次用药剂量第17页
            2.2.5. 合并用药第17-18页
    3.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二部分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第20-35页
    1. 资料与方法第20-22页
        1.1. 文献检索策略第20页
        1.2. 纳入标准第20-21页
        1.3. 排除标准第21页
        1.4. 文献质量评价第21页
        1.5. 资料提取第21-22页
        1.6. 统计学分析第22页
    2. 结果第22-34页
        2.1. 文献筛选结果第22页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第22-23页
        2.3. Meta分析结果第23-32页
            2.3.1. 参麦注射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第23-24页
            2.3.2. 不同损害类型第24-30页
            2.3.3. 亚组分析第30-32页
                2.3.3.1. 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第30-31页
                2.3.3.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第31页
                2.3.3.3.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第31-32页
                2.3.3.4.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第32页
        2.4. 敏感性分析第32-33页
        2.5. 发表性偏倚第33-34页
    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讨论第35-41页
研究结论第41-42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第52-53页
附录B:个人简历第53页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53-54页
附录D第54-60页
附录E:文献综述第60-87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十大功劳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下一篇:Pannexin1通道在睾丸癌I-10细胞株对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