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2 目标公司为业绩承诺人的必要性剖析 | 第12-24页 |
2.1 业绩承诺人在估值调整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 第12-15页 |
2.2 目标公司充当业绩承诺人的动因研究 | 第15-19页 |
2.2.1 利益平衡的需要 | 第15-16页 |
2.2.2 投融资双方地位发展的要求 | 第16-17页 |
2.2.3 降低监督成本的要求 | 第17-18页 |
2.2.4 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体现 | 第18-19页 |
2.3 目标公司充当业绩承诺人的价值探讨 | 第19-24页 |
2.3.1 私法自治价值的体现 | 第20-21页 |
2.3.2 商事效率的要求 | 第21-24页 |
3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效力探讨 | 第24-38页 |
3.1 两种对赌模式下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法律风险分析 | 第24-27页 |
3.2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合同法规范分析 | 第27-31页 |
3.2.1 合同法未对业绩承诺主体做出限制 | 第27-28页 |
3.2.2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行为本身不构成合同无效事由 | 第28-31页 |
3.3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公司法规范分析 | 第31-38页 |
3.3.1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不必然构成对资本维持原则的违反 | 第31-32页 |
3.3.2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对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损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避免 | 第32-34页 |
3.3.3 减资回购为目标公司股权回购提供了合法性支持 | 第34-35页 |
3.3.4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不违反风险共担与股权平等原则的要求 | 第35-38页 |
4 目标公司为业绩承诺人时风险控制措施的构建 | 第38-49页 |
4.1 缔约阶段的规制 | 第38-43页 |
4.1.1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主体限定 | 第38-39页 |
4.1.2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内容的规范 | 第39-41页 |
4.1.3 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条款程序上的限制 | 第41-43页 |
4.2 履约阶段的规制 | 第43-49页 |
4.2.1 大股东掏空的治理 | 第44-46页 |
4.2.2 业绩造假的防范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