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学案设计问题的提出 | 第9-19页 |
·高中生物的特点 | 第9-10页 |
·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体现选择性 | 第9页 |
·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 第9-10页 |
·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 第10页 |
·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 第10页 |
·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恰当的教科书呈现方式 | 第10页 |
·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 第10-13页 |
·有效教学的定义 | 第11页 |
·生物学的有效教学 | 第11-13页 |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探究 | 第13-17页 |
·学案教学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 第13-15页 |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载体——学案 | 第15-17页 |
·学案的认识 | 第15-16页 |
·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 第16-17页 |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学案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学案设计探究 | 第19-23页 |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新课标要求的依据 | 第19页 |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20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页 |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21页 |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学案设计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 第21-23页 |
·目标性原则 | 第21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21页 |
·探究性原则 | 第21页 |
·启发性原则 | 第21页 |
·灵活性原则 | 第21-22页 |
·梯度性原则 | 第22页 |
·最优化原则 | 第22-23页 |
第3章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学案的分类设计实践研究 | 第23-42页 |
·新授课 | 第23-31页 |
·新授课学案设计意图:"三合一"的教学 | 第23页 |
·学案: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1课时) | 第23-31页 |
·复习课 | 第31-42页 |
·课堂实施步骤 | 第31-32页 |
·设计思路 | 第32页 |
·学生活动情况 | 第32-33页 |
·教学反思 | 第33-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