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2 目的与方法 | 第11-12页 |
| 1.3 内容与框架 | 第12-13页 |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 1.4.1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 1.4.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 2.1 新新贸易理论 | 第15-16页 |
| 2.2 国外企业异质性模型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2.2.1 贸易增长的结构的研究 | 第16-17页 |
| 2.2.2 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7-18页 |
| 2.2.3 二元边际贸易利得及福利的研究 | 第18-19页 |
| 2.3 国内企业异质性模型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2.4 文献总评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理论研究 | 第25-33页 |
| 3.1 二元边际的定义 | 第25-27页 |
| 3.1.1 Amurgo-Pacheco和Pierola对二元边际的定义 | 第25-26页 |
| 3.1.2 Hummels和Klenow对二元边际的定义 | 第26-27页 |
| 3.2 企业异质性模型的发展 | 第27-29页 |
| 3.2.1 Melitz模型 | 第27-28页 |
| 3.2.2 Kancs模型 | 第28页 |
| 3.2.3 Chaney模型 | 第28-29页 |
| 3.3 国内学者对异质性模型的补充 | 第29-30页 |
| 3.3.1 施炳展三元边际 | 第29-30页 |
| 3.3.2 钱学峰多产品企业异质性模型 | 第30页 |
| 3.4 本文所选取的理论模型介绍 | 第30-33页 |
| 第四章 实证检验 | 第33-49页 |
| 4.1 数据介绍 | 第33-34页 |
| 4.2 变量解释 | 第34-41页 |
| 4.3 实证检验 | 第41-49页 |
| 4.3.1 模型选取 | 第41-43页 |
| 4.3.2 计量结果 | 第43-47页 |
| 4.3.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 5.2 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 5.3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