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猪IGF1R、RasGRP1及InsR基因候选功能突变位点效应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第13-14页
1 前言第14-25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4-15页
    1.2 选择信号研究概述第15-17页
        1.2.1 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及连锁不平衡第15页
        1.2.2 选择信号第15-16页
        1.2.3 选择性清扫第16页
        1.2.4 遗传分化系数Fst第16-17页
    1.3 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第17-18页
        1.3.1 单核苷酸多态性第17-18页
        1.3.2 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第18页
    1.4 本研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8-24页
        1.4.1 IGF1R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4.1.1 IGF1R的结构与分布第18-19页
            1.4.1.2 IGF1R的相关功能第19-21页
        1.4.2 RasGRP1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2.1 RasGRP1的结构与分布第21页
            1.4.2.2 RasGRP1的相关功能第21-22页
        1.4.3 InsR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4.3.1 InsR的结构与分布第22页
            1.4.3.2 InsR的相关功能第22-24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2 技术路线、材料及方法第25-41页
    2.1 技术路线第25页
    2.2 材料第25-29页
        2.2.1 试验动物群体第25-26页
        2.2.2 菌株、细胞和载体第26-27页
            2.2.2.1 试验菌株第26页
            2.2.2.2 试验细胞系第26页
            2.2.2.3 试验载体第26-27页
        2.2.3 主要试剂及设备第27-28页
            2.2.3.1 主要试剂第27-28页
            2.2.3.2 主要设备第28页
        2.2.4 主要生化试剂的配置第28-29页
        2.2.5 主要数据库和生物学软件第29页
    2.3 方法第29-41页
        2.3.1 选择信号分析第29-30页
        2.3.2 细胞培养第30页
            2.3.2.1 细胞的复苏及培养第30页
            2.3.2.2 细胞传代第30页
            2.3.2.3 细胞冻存第30页
        2.3.3 细胞转染试验第30-31页
            2.3.3.1 转染前的细胞准备第30-31页
            2.3.3.2 转染步骤第31页
        2.3.4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31-33页
            2.3.4.1 细胞总RNA抽提第31页
            2.3.4.2 RNA反转录第31-32页
            2.3.4.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第32页
            2.3.4.4 PCR及Q-PCR引物设计第32-33页
        2.3.5 载体的构建及相关试验方法第33-37页
            2.3.5.1 MyoD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36页
            2.3.5.2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第36页
            2.3.5.3 双荧光素酶检测第36-37页
            2.3.5.4 构建载体所需引物第37页
        2.3.6 凝胶迁移试验第37-39页
            2.3.6.1 核蛋白抽提第37页
            2.3.6.2 试剂配制第37-38页
            2.3.6.3 操作步骤第38-39页
        2.3.7 SNP分析第39-40页
            2.3.7.1 扩增SNP位点第39-40页
            2.3.7.2 对SNP进行分型第40页
            2.3.7.3 SNP所用引物信息第40页
        2.3.8 数据统计方法、所用统计软件及统计模型第40-4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1-63页
    3.1 IGF1R基因候选功能突变位点效应研究第41-55页
        3.1.1 IGF1R基因选择信号分析第41页
        3.1.2 IGF1R等位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第41-42页
        3.1.3 IGF1R重要候选功能位点的保守性分析第42-43页
        3.1.4 IGF1R基因重要候选突变位点的功能调控研究第43-47页
            3.1.4.1 EMSA实验检测IGF1R基因-61KA/G多态位点与YY1的结合能力第43-44页
            3.1.4.2 双荧光实验检测IGF1R基因-61K A/G片段的功能第44-45页
            3.1.4.3 RNA干扰实验检测YY1对IGF1R表达的调控第45-46页
            3.1.4.4 EMSA实验检测IGF1R基因Intron20 G/A多态位点与MyoD的结合能力第46-47页
            3.1.4.5 Q-PCR检测IGF1R与MyoD在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期的表达变化第47页
        3.1.5 IGF1R基因重要候选功能位点的群体研究第47-55页
            3.1.5.1 IGF1R基因-61K A/G多态位点群体研究第47-51页
            3.1.5.2 IGF1R基因Intron20 G/A多态位点群体研究第51-55页
    3.2 RasGRP1基因候选功能突变位点效应研究第55-61页
        3.2.1 RasGRP1基因选择信号分析第55-56页
        3.2.2 RasGRP1等位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第56-57页
        3.2.3 RasGRP1基因候选功能突变位点保守性分析第57页
        3.2.4 RasGRP1基因+1K A/G多态位点群体研究第57-61页
    3.3 InsR基因候选功能突变位点效应研究第61-63页
        3.3.1 InsR基因选择信号分析第61-62页
        3.3.2 InsR等位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第62-63页
4 讨论第63-67页
    4.1 对选择信号分析结果的讨论第63页
    4.2 对等位基因差异表达结果的讨论第63-64页
    4.3 对IGF1R基因-61K A/G多态位点功能调控的讨论第64-65页
    4.4 对IGF1R基因Intron20 G/A多态位点功能调控的讨论第65页
    4.5 对群体关联分析结果的讨论第65-67页
        4.5.1 IGF1R基因-61K A/G多态位点关联分析结果的讨论第65-66页
        4.5.2 IGF1R基因Intron20 G/A多态位点关联分析结果的讨论第66页
        4.5.3 RasGRP1基因+1K A/G多态位点关联分析结果的讨论第66-67页
5 小结第67-69页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7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第67-68页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HL2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鸡胚性腺发育的组织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