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耻垢分枝杆菌中一个新型c-di-GMP响应的转录因子及其调控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表第9-10页
1 前言第10-24页
    1.1 细菌转录因子第10页
    1.2 c-di-GMP分子及其受体蛋白第10-12页
    1.3 分枝杆菌细胞壁第12-20页
        1.3.1 分枝杆菌细胞壁结构特征第12-15页
        1.3.2 AG和LAM的生物合成及意义第15-19页
        1.3.3 阿拉伯糖转移酶参与分枝杆菌细胞壁的合成第19-20页
    1.4 EMB与分枝杆菌第20-22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第22-24页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页
        1.5.2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9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4-28页
        2.1.1 供试菌株与质粒第24-25页
        2.1.2 培养基第25页
        2.1.3 实验所用引物第25-26页
        2.1.4 抗生素和酶第26页
        2.1.5 His-蛋白诱导和纯化等相关试剂第26-27页
        2.1.6 其他实验相关试剂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9页
        2.2.1 基因克隆第28-30页
        2.2.2 耻垢分枝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第30-31页
        2.2.3 蛋白质的诱导表达、纯化及透析第31-32页
        2.2.4 凝胶迁移实验第32-33页
        2.2.5 紫外交联实验第33-34页
        2.2.6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第34-35页
        2.2.7 表型实验第35-36页
        2.2.8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HPLC)第36-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57页
    3.1 EcaR基因克隆和蛋白质纯化第39-41页
        3.1.1 EcaR基因克隆第39-41页
        3.1.2 His-EcaR蛋白质纯化第41页
    3.2 凝胶阻滞实验(EMSA)证实EcaR与自身启动子特异性结合第41-43页
    3.3 c-di-GMP刺激EcaR的DNA结合活性第43-46页
        3.3.1 紫外交联实验证实EcaR为c-di-GMP受体第43-44页
        3.3.2 c-di-GMP促进EcaR与自身启动子的结合第44-46页
    3.4 EMB刺激EcaR的DNA结合活性第46-49页
        3.4.1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证实乙胺丁醇能特异性结合EcaR第46-47页
        3.4.2 乙胺丁醇(EMB)促进EcaR与自身启动子的结合第47-49页
    3.5 EcaR影响耻垢分枝杆菌表型第49-53页
        3.5.1 EcaR影响耻垢分枝杆菌菌落形态第49-50页
        3.5.2 EcaR影响耻垢分枝杆菌细胞长度和通透性第50-53页
    3.6 EcaR影响耻垢分枝杆菌细胞壁糖的代谢第53-57页
4 总结与讨论第57-61页
    4.1 总结第57-58页
    4.2 讨论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蛋白磷酸酶PP4耐盐功能研究
下一篇:F-box蛋白SlAMR1调控番茄抗坏血酸合成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