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三、关于法律信仰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二) 思辨与实证并重法 | 第15-16页 |
(三) 系统分析法 | 第16页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法律信仰现状与困境 | 第17-26页 |
一、法律信仰的特点 | 第17-19页 |
二、男性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现状与困境 | 第19-22页 |
(一) 男性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的现状 | 第19-20页 |
(二) 男性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的困境分析 | 第20-22页 |
三、女性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现状与困境 | 第22-23页 |
(一) 女性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现状 | 第22-23页 |
(二) 女性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的困境分析 | 第23页 |
四、未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现状与困境 | 第23-26页 |
(一) 未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现状 | 第24页 |
(二) 未成年服刑人员法律信仰的困境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过程 | 第26-36页 |
一、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过程 | 第26-27页 |
二、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环节 | 第27-28页 |
三、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机制 | 第28-36页 |
(一) 重建过程的接纳机制 | 第29-30页 |
(二) 重建过程的动力机制 | 第30-32页 |
(三) 重建过程的教育机制 | 第32-33页 |
(四) 重建过程的交流机制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影响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的因素 | 第36-42页 |
一、法治观念对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一) 重刑主义观念对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的影响 | 第37页 |
(二) 功利化观念对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的影响 | 第37页 |
二、重建工作者素质对法律信仰重建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一) 重建工作者文化程度对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施教过程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二) 重建工作者心理素质对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过程的影响 | 第38页 |
三、服刑人员素质对法律信仰重建的影响 | 第38-42页 |
(一) 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对法律信仰重建的内反馈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 服刑人员道德素养对法律信仰重建的实质反馈的影响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服刑人员法律信仰重建的对策 | 第42-52页 |
一、关于服刑人员的观念转变 | 第42-44页 |
(一) 尊重服刑人员的基本人权 | 第42-43页 |
(二) 服刑人员回归后社会态度 | 第43-44页 |
二、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 | 第44-48页 |
(一) 加强道德教育,培养服刑人员耻辱感意识 | 第44-47页 |
(二) 道德内化过程要加强,实施服刑人员的道德自省标准 | 第47-48页 |
三、构建主体间性法律信仰重建教育模式 | 第48-50页 |
四、提高服刑人员的法律信仰重建工作的质量 | 第50-52页 |
(一)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服刑人员法律意识 | 第50页 |
(二)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生存能力 | 第50页 |
(三) 开展心理辅导,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适应能力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附录一: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