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3-15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5-2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和功能 | 第15页 |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 第15-17页 |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大数据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20-22页 |
一、大数据技术的积极影响 | 第20-21页 |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 | 第22-25页 |
一、意识形态需注重阵地性 | 第22-23页 |
二、队伍制度建设需注重先进性 | 第23页 |
三、教育方法需注重个体性 | 第23-24页 |
四、教育内容需注重时代性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遇 | 第25-27页 |
一、大数据扩充了更加细节化的数据信息 | 第26页 |
二、大数据提出了更加丰富的分析素材 | 第26-27页 |
三、大数据提高了教育预判的实际效率 | 第27页 |
四、大数据转变了思政教育的传统模式 | 第27页 |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 第27-29页 |
一、教育者应以"大数据"思维意识实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 第27-28页 |
二、科学选择和获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大数据" | 第28页 |
三、"大数据"的科学运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 | 第28-29页 |
四、"大数据"增强教育的实践性与强化服务的功能性 | 第29页 |
第三节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 第29-33页 |
一、大数据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工具及新方法 | 第30页 |
二、大数据时代多媒体扮演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新角色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意义 | 第33-35页 |
一、有利于加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 第33-34页 |
二、有利于客观动态的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 第34-35页 |
三、有利于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第35页 |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 第35-37页 |
一、运用大数据媒体创建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 第35-36页 |
二、通过加强大数据媒体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 第36-37页 |
三、利用互联网媒体开展学习,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 | 第37页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创新 | 第37-39页 |
一、掌握技术前沿,获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 第37-38页 |
二、增强阵地意识,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 第38-39页 |
三、创新话语方式,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 第39页 |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体 | 第39-43页 |
一、发挥高校党委积极带头运用大数据的核心作用 | 第40-41页 |
二、发挥高校教师利用大数据的指导作用 | 第41-42页 |
三、发挥高校辅导员运用大数据的引领作用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