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概述宇文所安与郭绍虞《沧浪诗话》研究的学术价值与重要性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学术界对二者研究成果的述评 | 第12-14页 |
三.阐释学的基本概念:前理解、期待视野、视域融合? | 第14-18页 |
第一章 阐释视野之差异 | 第18-26页 |
一.文学与文化阐释视野 | 第18-21页 |
1.宇文所安:西方文学背景 | 第18-20页 |
2.郭绍虞:国学阐释视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背景 | 第20-21页 |
二.诗学阐释视野 | 第21-25页 |
1.宇文所安:比较诗学意识 | 第21-24页 |
2.郭绍虞:传统诗文评观念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阐释方法之差异 | 第26-35页 |
一.宇文所安:从文本细读到双向阐发 | 第26-31页 |
1.文本细读 | 第26-28页 |
2.双向阐发 | 第28-31页 |
二.郭绍虞:从观念史研究到考究校释? | 第31-34页 |
1.观念史研究 | 第31-33页 |
2.考究校释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具体文本阐释之差异 | 第35-50页 |
一.宇文所安:立足于不同文化视野的差异化阐释 | 第35-44页 |
1.创造性解读 | 第35-41页 |
2.术语的阐发 | 第41-44页 |
二.郭绍虞:基于传统文论发展的历史化概说方式 | 第44-49页 |
1.渊源的追溯 | 第44-46页 |
2.创见的辨析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注释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