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政府改革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缘起 | 第9-10页 |
二、学术史 | 第10-15页 |
三、资料、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形成条件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冶与批判 | 第17-19页 |
二、师友思想的影响 | 第19-21页 |
三、日本及西方近代社会思潮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政府改革的时代视域——过渡时代 | 第23页 |
第二节 政府改革的指导思想:《变法通议》 | 第23-27页 |
一、政府改革的必然性 | 第24页 |
二、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三、政府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梁启超人事行政改革思想 | 第27-29页 |
一、选拔人才,废除科举改革官制 | 第27页 |
二、重视人才,“中坚阶级”系乎改革 | 第27-28页 |
三、培育人才,过渡时代的人才观 | 第28-29页 |
四、任用人才,任人唯贤量才而用 | 第29页 |
第四节 梁启超的舆论监督思想 | 第29-34页 |
一、梁氏对舆论和舆论监督的认知 | 第29-30页 |
二、梁氏对政府改革中舆论监督重要性的见地 | 第30-31页 |
三、梁启超对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见解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 第34-38页 |
第一节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特点 | 第34-35页 |
一、政府改革思想的现实性与实践性 | 第34页 |
二、政府改革思想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 第34页 |
三、政府改革思想的继承性和时代性 | 第34-35页 |
四、政府改革思想的创新性与妥协性 | 第35页 |
第二节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评价 | 第35-38页 |
一、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积极作用 | 第35-36页 |
二、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局限性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研究价值和时代启示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研究价值 | 第38-39页 |
一、梁启超“过渡时代”观研究价值 | 第38页 |
二、梁启超行政人事制度变革思想研究价值 | 第38-39页 |
三、梁启超舆论监督思想研究价值 | 第39页 |
第二节 梁启超政府改革思想的时代启示 | 第39-46页 |
一、政府改革要抓住社会转型的时代脉搏 | 第40-42页 |
二、政府改革要妥善处理改革阻力 | 第42-43页 |
三、政府改革要善用舆论监督深化改革进程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