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二) 国内外既有研究 | 第13-16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四)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一、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一)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内涵界定 | 第18-20页 |
(二)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理论根基 | 第20-24页 |
1.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理论之一:信息有效 | 第22-23页 |
2.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理论之二:信息等值 | 第23-24页 |
(三)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价值趋向 | 第24-26页 |
1.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效率价值 | 第24-25页 |
2.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公平价值 | 第25页 |
3.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秩序价值 | 第25-26页 |
二、 美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经验评述 | 第26-39页 |
(一) 美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源流嬗变 | 第26-30页 |
(二) 美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颁行中的争论 | 第30-33页 |
1.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30-32页 |
2.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三) 美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及其实践 | 第33-39页 |
1. 美国“规则 415”的制度基础 | 第34-35页 |
2. 美国“规制 415”的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3. 美国“规制 415”的实践情况 | 第37-39页 |
三、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现况评析 | 第39-52页 |
(一)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配套规则及其评析 | 第40-46页 |
1. 信息披露制度的二元化 | 第40-44页 |
2. 尽职调查规则的不完备性 | 第44-46页 |
(二)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及其实践评析 | 第46-52页 |
1.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46-48页 |
2.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48-49页 |
3.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实施状况 | 第49-52页 |
四、 优化发展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52-66页 |
(一) 优化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总体思路 | 第52-56页 |
1. 反思与重塑公司法定资本制度 | 第52-53页 |
2. 理念嬗变下核准制与注册制的耦合 | 第53-55页 |
3. 证券储架发行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55-56页 |
(二)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基本内容的完善 | 第56-61页 |
1. 证券储架发行适用的主体资格 | 第56-58页 |
2. 证券储架发行适用的证券类型 | 第58-59页 |
3. 证券储架发行文件的有效期及修正 | 第59-61页 |
(三) 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配套规则的修订 | 第61-66页 |
1. 构建综合性信息披露制度 | 第61-64页 |
2. 修正承销商/保荐人尽职调查规则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一) 著作类 | 第67-68页 |
(二) 论文类 | 第68-69页 |
(三) 其他类 | 第69页 |
二、 外文类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一) 著作类 | 第69页 |
(二) 论文类 | 第69-70页 |
(三) 其他类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