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债券市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以美国经验为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中国发展市政债券的必要性 | 第9-13页 |
第一节 未来中国城市化存在巨额融资需求 | 第9-10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传统融资形式难以为继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市政债券有望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难题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中国发展市政债券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中国发行市政债券所面临的挑战 | 第13-18页 |
一、 现行法律法规限制地方政府发债 | 第13-14页 |
二、 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不高 | 第14-15页 |
三、 地方政府偿付能力不足 | 第15-17页 |
四、 地方政府存在规避监管的道德风险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中国发行市政债券所面临的机遇 | 第18-21页 |
一、 市政债券存在较强的市场需求 | 第18页 |
二、 市政债券正逐步受到政策重视 | 第18-19页 |
三、 我国初步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债券制度体系 | 第19页 |
四、 国外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市政债券市场经验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市政债券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城投债” | 第21-24页 |
一、 “城投债”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2页 |
二、 “城投债”的性质 | 第22页 |
三、 “城投债”的信用风险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资产支持票据——“城投债”的最新发展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 | 第25-26页 |
一、 中央代发地方债券的特点 | 第25页 |
二、 代发债券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第25-26页 |
第四节 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美国市政债券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第28-43页 |
第一节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概况 | 第28-32页 |
一、 市场规模 | 第28-29页 |
二、 债券类型 | 第29-30页 |
三、 期限结构 | 第30-31页 |
四、 债券利率 | 第31页 |
五、 二级市场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制度框架 | 第32-40页 |
一、 债券发行 | 第32-34页 |
二、 债券评级与增级 | 第34-37页 |
三、 信息披露 | 第37-38页 |
四、 税收制度 | 第38-39页 |
五、 违约处理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 | 第40-43页 |
一、 联邦政府与州、地方政府之间权责关系清晰 | 第40-41页 |
二、 宽松的发行制度顺应了政府的发债需求 | 第41页 |
三、 完善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 第41-42页 |
四、 完善的监管制度有效控制了风险 | 第42页 |
五、 注重发展收益债券降低了政府的偿债压力 | 第42页 |
六、 优惠的税收政策提升了市政债的竞争力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中国市政债券市场发展建议 | 第43-48页 |
第一节 应继续坚持地方政府发债的中央调控模式 | 第43页 |
第二节 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的管理 | 第43-44页 |
第三节 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市政债发展的制度体系 | 第44-46页 |
一、 建立并完善市政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第44页 |
二、 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 | 第44-45页 |
三、 建立市政债券相关保障机制 | 第45页 |
四、 建立、健全市政债市场的监管体制 | 第45页 |
五、 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6页 |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我国市政债券产品设计 | 第46页 |
一、 丰富我国市政债的发行期限 | 第46页 |
二、 完善市政债的发行定价 | 第46页 |
三、 设计多样化的市政债券品种及避险工具 | 第46页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市政债券二级市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