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R&D 对东道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 国外的研究 | 第13-15页 |
2. 国内的研究 | 第15-17页 |
(二) 理论分析 | 第17-21页 |
1. 东道国技术进步与技术成长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 R&D 对东道国的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9-21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R&D 的特点及其原因 | 第21-28页 |
(一) 跨国公司在华 R&D 的特点 | 第21-23页 |
1. 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 | 第21页 |
2. 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的区位在扩大,产业领域日趋广泛 | 第21-22页 |
3. 在华设立地区总部 | 第22页 |
4. 技术开发重心由专用型逐渐向基础技术研究和核心技术过渡 | 第22页 |
5. 在华 R&D 机构的控股方式呈现独资化趋势 | 第22-23页 |
6. 跨国公司的研发成果出现内部化循环趋势 | 第23页 |
(二) 跨国公司在华 R&D 的原因 | 第23-28页 |
1. 中国市场的优势 | 第23-24页 |
2. 跨国公司自身利益的考虑 | 第24-28页 |
三、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和影响因素 | 第28-36页 |
(一) 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28-30页 |
1. 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2. 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之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二)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 第30-33页 |
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绩 | 第30-31页 |
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国际比较所存在的差距 | 第31-33页 |
(三) 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 | 第33-36页 |
1. 跨国公司在华的 R&D 遏制了我国企业的 R&D | 第33-34页 |
2. 中国的 R&D 存在弊端 | 第34页 |
3. 我国在 R&D 方面的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四、跨国公司在华R&D 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第36-44页 |
(一) 跨国公司在华 R&D 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正效应 | 第36-41页 |
1. 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 | 第36-38页 |
2. 高科技资源的积聚 | 第38-39页 |
3. 带动与追赶效应 | 第39页 |
4. 竞争和示范效应 | 第39-40页 |
5. 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 第40-41页 |
(二) 跨国公司在华 R&D 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负效应 | 第41-43页 |
1. 技术外溢效应还较微弱 | 第41-42页 |
2. 对我国本土企业造成“挤出效应” | 第42页 |
3. 技术存在逆向扩散的风险 | 第42-43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五、 利用跨国公司在华 R&D,推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 第44-50页 |
(一) 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 | 第44-47页 |
1. 完善相应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 | 第44页 |
2. 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推动我国创新体系的建立 | 第44-45页 |
3. 建立内外资企业竞争的同一平台 | 第45-46页 |
4. 改善基础设施和 R&D 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来华 R&D 投资 | 第46页 |
5. 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培养和引进 R&D 人才 | 第46-47页 |
(二) 国内企业采取的对策 | 第47-50页 |
1. 加大 R&D 投入 | 第47-48页 |
2. 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 | 第48页 |
3. 积极与国内大学、研发机构加强合作 | 第48页 |
4.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