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IP的自治化网络中配置协商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内容第1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2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基于自主协商的自治网络第14-23页
    2.1 自治协商网络产生背景第14-15页
        2.1.1 网络管理面临的问题第14-15页
        2.1.2 自治协商网络特征第15页
    2.2 自治协商模式的应用场景第15-17页
    2.3 自治协商网络研究现状第17-22页
        2.3.1 EFIPSANS第17-19页
        2.3.2 In-Network Management第19-21页
        2.3.3 IPv6与未来网络第21页
        2.3.4 研究现状总结第21-22页
    2.4 协商自配置需求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自治协商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第23-35页
    3.1 自治协商网络架构第23-24页
    3.2 瘦决策平面的研究第24-26页
        3.2.1 出厂初始化指定设备角色第24-25页
        3.2.2 按业务规划指定设备角色第25页
        3.2.3 业务算法指定设备角色第25页
        3.2.4 协商自配置的角色指定方法第25-26页
    3.3 自治协商设备研究第26-31页
        3.3.1 设备的属性特性第27-28页
        3.3.2 设备的系统结构第28-30页
        3.3.3 设备的接口设计第30-31页
    3.4 协商信息交互方式的研究第31-33页
        3.4.1 黑板系统第31页
        3.4.2 组通信第31-32页
        3.4.3 端到端模型第32页
        3.4.4 协商自配置的协商交互方式第32-33页
    3.5 可用协商协议的研究第33-35页
        3.5.1 路由协议第33页
        3.5.2 网络管理协议第33-34页
        3.5.3 通用配置协商协议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IP的自治原型系统第35-45页
    4.1 IP化无线接入网第35-36页
        4.1.1 IP RAN基本原理第35-36页
        4.1.2 IPRAN自治需求第36页
    4.2 基于IP的自治原型系统第36-41页
        4.2.1 自治原型系统概述第36-38页
        4.2.2 网络连通性协商交互流程第38-39页
        4.2.3 L3VPN服务协商交互流程第39-41页
    4.3 原型系统逻辑结构第41-42页
    4.4 原型系统模块单元划分第42-45页
        4.4.1 网络连通性第42-43页
        4.4.2 用户侧VPN网络资源第43-44页
        4.4.3 网络侧VPN网络资源第44-45页
第五章 配置协商协议的设计与实现第45-62页
    5.1 协商消息类型和协议状态机第45-50页
        5.1.1 协议消息类型划分第45页
        5.1.2 协商协议状态机设计第45-47页
        5.1.3 协商协议检验第47-50页
    5.2 协议报文格式第50-54页
        5.2.1 协议编码第50-51页
        5.2.2 协议包头设计第51-53页
        5.2.3 协议包体设计第53-54页
    5.3 协商协议总体设计第54-56页
    5.4 发起协商模块详细设计第56-57页
    5.5 应答协商模块详细设计第57-60页
        5.5.1 消息接收分发单元第57-59页
        5.5.2 协商会话单元第59-60页
    5.6 API接口设计与实现第60-62页
第六章 配置协商协议的测试与验证第62-71页
    6.1 测试环境说明第62-63页
        6.1.1 测试网络环境第62页
        6.1.2 测试软件环境第62-63页
    6.2 协议的功能测试第63-64页
        6.2.1 发起协商功能第63页
        6.2.2 应答协商功能第63-64页
    6.3 系统集成的测试与验证第64-71页
        6.3.1 验证内容和验证方法第64页
        6.3.2 网络连通性协商第64-66页
        6.3.3 MPLS L3VPN资源协商第66-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71页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71-72页
    7.3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第72-73页
        7.3.1 参加过的项目第72页
        7.3.2 完成的工作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卫星载荷数据加载器研制
下一篇:用于空间交会对接的光学敏感器图像采集系统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