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F法的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以青海赛什塘铜矿采矿权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历程 | 第10-11页 |
1.2.2 我国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工作量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矿产资源及矿业权价值研究 | 第15-26页 |
2.1 矿产资源的性质及其价值 | 第15-17页 |
2.1.1 矿产资源的性质 | 第15页 |
2.1.2 矿产资源的价值 | 第15-17页 |
2.2 矿业权 | 第17-19页 |
2.2.1 矿业权的本质及特征 | 第17-18页 |
2.2.2 矿业权与矿产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 第18-19页 |
2.3 矿业权价值评估 | 第19-22页 |
2.3.1 矿业权价值评估概念 | 第19页 |
2.3.2 矿业权价值评估对象 | 第19页 |
2.3.3 矿业权价值评估原则 | 第19-20页 |
2.3.4 矿业权价值评估依据 | 第20-21页 |
2.3.5 矿业权价值评估途径 | 第21-22页 |
2.4 矿业权评估方法的研究 | 第22-26页 |
2.4.1 多种评估方法分析比较 | 第22-23页 |
2.4.2 我国贴现现金流量法研究 | 第23-24页 |
2.4.3 我国和国外贴现现金流量法的区别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赛什塘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49页 |
3.1 矿区以往地质勘探工作概况 | 第26-28页 |
3.2 矿区交通、地理及经济概况 | 第28-29页 |
3.3 矿区地质概况 | 第29-49页 |
3.3.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9-34页 |
3.3.2 矿区地质 | 第34-41页 |
3.3.3 矿体特征 | 第41-43页 |
3.3.4 矿石物质成分 | 第43-46页 |
3.3.5 矿石组构 | 第46-49页 |
第四章 赛什塘铜矿床采矿权评估 | 第49-59页 |
4.1 矿产品需求现状 | 第49-50页 |
4.2 评估准备 | 第50-52页 |
4.2.1 评估的目的,范围及依据 | 第50-51页 |
4.2.2 评估原则 | 第51页 |
4.2.3 评估基准日确定 | 第51页 |
4.2.4 评估方法和公式 | 第51-52页 |
4.3 评估指标与参数的确立 | 第52-57页 |
4.3.1 剩余可采储量、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 | 第54-55页 |
4.3.2 产品产量、矿产品价格和销售收入 | 第55页 |
4.3.3 现有固定资产 | 第55-56页 |
4.3.4 流动资金 | 第56页 |
4.3.5 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 第56页 |
4.3.6 增值税、销售税、所得税、附加 | 第56-57页 |
4.3.7 维简费、折旧费及摊销费 | 第57页 |
4.3.8 贴现率及行业平均收益额 | 第57页 |
4.4 评估结果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附表 | 第6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