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微观结构及热解提质对褐煤自燃的影响规律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煤的结构与自燃特性 | 第11-14页 |
1.1.1 煤的表面物理特性 | 第11-12页 |
1.1.2 煤的化学结构特征 | 第12页 |
1.1.3 煤对氧的吸附特性 | 第12-13页 |
1.1.4 煤表面官能团在自燃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13-14页 |
1.2 煤官能团的表征方法 | 第14-18页 |
1.2.1 煤官能团的化学分析方法 | 第15页 |
1.2.2 煤官能团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15-16页 |
1.2.3 煤官能团的TPD分析 | 第16-17页 |
1.2.4 煤官能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17页 |
1.2.5 煤官能团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 第17-18页 |
1.3 褐煤的提质 | 第18-21页 |
1.3.1 褐煤干燥提质 | 第18-19页 |
1.3.2 褐煤成型提质 | 第19页 |
1.3.3 褐煤热解提质 | 第19-20页 |
1.3.4 小结 | 第20-21页 |
1.4 立题依据 | 第21-22页 |
1.4.1 实验设计思路 | 第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2.1 材料及仪器 | 第22-23页 |
2.2 煤样品结构性质的表征 | 第23-24页 |
2.2.1 煤样中官能团的表征 | 第23-24页 |
2.2.2 煤样的比表面积、孔容测定(BET) | 第24页 |
2.2.3 煤样品的热重分析 | 第24页 |
2.3 褐煤的提质实验 | 第24-25页 |
2.4 无烟煤样品表面官能基团处理 | 第25-27页 |
2.4.1 双氧水处理 | 第25页 |
2.4.2 硝酸处理 | 第25页 |
2.4.3 次氯酸钠处理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褐煤的结构与性质表征 | 第27-33页 |
3.1 褐煤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3.2 褐煤的酸性基团滴定 | 第28-29页 |
3.3 褐煤的He-TPD表征 | 第29-30页 |
3.4 褐煤的BET表征 | 第30页 |
3.5 褐煤的热重分析 | 第30-31页 |
3.6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提质对褐煤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 第33-42页 |
4.1 提质煤的红外表征 | 第33-36页 |
4.2 提质煤的He-TPD表征 | 第36-37页 |
4.3 提质煤的BET表征 | 第37-38页 |
4.4 提质煤的热重分析 | 第38-41页 |
4.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官能基团对煤自燃的影响 | 第42-48页 |
5.1 不同处理后煤样品官能基团的表征 | 第42-44页 |
5.2 处理后煤氧化反应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5.3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49页 |
6.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