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风险全球化,世界安全形势复杂多变 | 第10页 |
1.1.2 出境旅游快速发展,旅游安全形势复杂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跨境旅游者安全应对研究 | 第11-12页 |
1.3.2 领事保护研究 | 第12-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17-20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研究创新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领事保护 | 第20页 |
2.1.2 外交保护 | 第20-21页 |
2.1.3 传统安全威胁 | 第21页 |
2.1.4 非传统安全威胁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全球风险社会 | 第21-22页 |
2.2.2 全球治理 | 第22-23页 |
2.2.3 文化休克 | 第23-24页 |
第3章 领事保护的起源与发展 | 第24-34页 |
3.1 领事保护与外交保护区别 | 第24-25页 |
3.1.1 二者适用前提条件不同 | 第24页 |
3.1.2 二者实施主体不同 | 第24页 |
3.1.3 二者自由裁量权不同 | 第24-25页 |
3.2 我国领事保护现状 | 第25-29页 |
3.2.1 我国领事保护的发展历程 | 第25页 |
3.2.2 我国领事保护的趋势 | 第25-26页 |
3.2.3 我国领事保护的运作机制 | 第26-27页 |
3.2.4 我国领事保护工作重心的转移 | 第27-29页 |
3.3 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领事保护的异同 | 第29-34页 |
3.3.1 机构设置差异 | 第29页 |
3.3.2 预警机制差异 | 第29-30页 |
3.3.3 参与主体差异 | 第30-34页 |
第4章 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出境旅游安全风险分析 | 第34-52页 |
4.1 全球风险社会基本特点 | 第34-35页 |
4.1.1 风险跨区域化、全球化 | 第34页 |
4.1.2 风险复杂多样性 | 第34页 |
4.1.3 风险防控难度大 | 第34-35页 |
4.2 我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 | 第35-39页 |
4.2.1 总体形势增长强劲 | 第35-36页 |
4.2.2 目的地范围扩大,空间分布不均衡 | 第36-37页 |
4.2.3 出境旅游者群体特征多样 | 第37-39页 |
4.3 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出境旅游安全形势 | 第39-52页 |
4.3.1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叠加,风险源多样 | 第39-40页 |
4.3.2 旅游安全事件多发 | 第40-42页 |
4.3.3 旅游安全事件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处置难度大 | 第42-52页 |
第5章 出境旅游安全形势对我国领事保护形成的挑战 | 第52-60页 |
5.1 有关领事保护的国际准则滞后于时代发展 | 第52-53页 |
5.1.1 国际法层面 | 第52-53页 |
5.1.2 国内法层面 | 第53页 |
5.2 驻外使领馆空间布局、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滞后于形势需要 | 第53-55页 |
5.2.1 领馆设置空间分布不均衡,管辖覆盖范围过大 | 第53-54页 |
5.2.2 领事保护专业人员匮乏 | 第54-55页 |
5.2.3 领事保护投入不足 | 第55页 |
5.3 公众对领事保护的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 第55-57页 |
5.3.1 重大领事保护案件社会关注度高 | 第55-56页 |
5.3.2 公众对领事保护服务质量期待高 | 第56-57页 |
5.4 源于文化差异的领事保护案件处置压力大 | 第57-58页 |
5.4.1 跨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休客”现象普遍存在 | 第57页 |
5.4.2“文化休克”导致领事保护案件处置难度大 | 第57-58页 |
5.5 旅游者自身原因导致的领事保护案件增多 | 第58-60页 |
5.5.1 安全意识薄弱 | 第58-59页 |
5.5.2 对领事保护的内容缺乏了解 | 第59-60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出境旅游者领事保护的建议 | 第60-68页 |
6.1 推动“领事保护”全球治理 | 第60-62页 |
6.1.1 法律层面 | 第60-61页 |
6.1.2 国际合作 | 第61-62页 |
6.2 加强合作,推动使领馆与驻在地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间的联系 | 第62-63页 |
6.2.1 加强与目的地国家的双边或多边合作 | 第62页 |
6.2.2 鼓励驻在地民间社会力量参与 | 第62-63页 |
6.3 创新领事保护机制 | 第63-65页 |
6.3.1 预警机制 | 第63-64页 |
6.3.2 应急与协调机制 | 第64-65页 |
6.4 设立出境旅游领事保障基金 | 第65-66页 |
6.4.1 拓宽筹资渠道 | 第65页 |
6.4.2 明确专项经费适用范围 | 第65-66页 |
6.5 加强旅游者安全文明教育及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建设 | 第66-68页 |
6.5.1 加强旅游者安全文明教育 | 第66页 |
6.5.2 完善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建设 | 第66-68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