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主题建模的软件可维护性评估模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软件质量评估第10-12页
        1.2.2 主题模型在软件源代码中的应用第12-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4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4-16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6-26页
    2.1 软件度量第16-18页
        2.1.1 软件度量元分类第16-17页
        2.1.2 软件度量元的特征第17-18页
    2.2 主题模型第18-23页
        2.2.1 主题模型概述第18-19页
        2.2.2 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PLSA)第19-22页
        2.2.3 判别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DPLSA)第22-23页
    2.3 关联分析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6页
3 代码度量元获取与预处理方法第26-34页
    3.1 实验数据集第26页
    3.2 软件度量元选取第26-29页
    3.3 软件度量元统计描述及预处理第29-33页
        3.3.1 软件度量元统计描述第29-31页
        3.3.2 软件度量元离散化第31-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基于主题建模的软件可维护性评估模型第34-42页
    4.1 基于主题建模的可维护性评估模型概述第34-36页
    4.2 DPLSA模型构建第36-38页
        4.2.1 DPLSA模型初始化第36-37页
        4.2.2 贡献率计算第37-38页
    4.3 基于主题建模的软件可维护性模型构建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5 评估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与分析研究第42-56页
    5.1 实验环境及描述第42-43页
        5.1.1 实验环境第42页
        5.1.2 实验描述第42-43页
    5.2 可维护性计算(RQ1)第43-47页
    5.3 可维护性评估结果验证(RQ2)第47-52页
        5.3.1 代码变更的获取第47-48页
        5.3.2 Spearman关联分析第48-52页
    5.4 可维护性评估结果分析(RQ3)第52-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6-60页
    6.1 总结第56-58页
        6.1.1 论文主要工作第56-57页
        6.1.2 论文主要贡献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81页
    A. 待评估项目度量元的BADNESS值B(W)第66-74页
    B. 待评估项目质量子特征和可维护性的BADNESS值B(Z)和B(M)第74-81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位置社交网络中用户影响力和内容感知的个性化推荐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进混合数据加密的营配协同系统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