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导论 | 第10-21页 |
| (一) 问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1. 自媒体研究 | 第11-13页 |
| 2. 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 第13-16页 |
| 3. 自媒体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 第16-17页 |
| 4. 自媒体与受众关系研究 | 第17-19页 |
| (三)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 1. 研究的思路 | 第19页 |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 3.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一、自媒体及其在大学生当中的使用现状 | 第21-30页 |
| (一) 自媒体 | 第21-23页 |
| 1. 自媒体的涵义 | 第21页 |
| 2. 自媒体的特点 | 第21-23页 |
| (二) 当前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 | 第23-30页 |
| 1. 自媒体使用者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 2. 使用自媒体的方式、平台和频率 | 第24-25页 |
| 3. 自媒体使用倾向 | 第25-26页 |
| 4. 大学生对待自媒体信息的态度 | 第26-27页 |
| 5. 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 第27-30页 |
| 二、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第30-35页 |
| (一) 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30-32页 |
| 1. 自媒体开辟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环境 | 第30-31页 |
| 2. 自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信息资源 | 第31页 |
| 3. 自媒体提供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平台和载体 | 第31页 |
| 4. 自媒体增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 第31-32页 |
| (二) 自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 | 第32-35页 |
| 1. 自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 第32-33页 |
| 2. 自媒体信息的后现代倾向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深刻性 | 第33页 |
| 3. 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裂变性削弱了教育主体的权威性 | 第33-34页 |
| 4.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对机制滞后 | 第34-35页 |
| 三、自媒体影响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第35-42页 |
| (一) 更新教育理念,重视自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 第35-36页 |
| 1. 确立积极占领理念,牢牢把握自媒体所赋予的话语权 | 第35页 |
| 2. 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说教形象 | 第35-36页 |
| 3. 确立开放共享理念,增强使用自媒体的意识 | 第36页 |
| (二) 提升教育者媒介素养水平,强化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第36-38页 |
| 1. 提高教育者媒介技术运用的能力 | 第37页 |
| 2. 提高教育者见微知著的能力 | 第37页 |
| 3. 提高教育者信息鉴别的能力 | 第37-38页 |
| (三) 构建自媒体与大学生良性互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 第38-40页 |
| 1.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 第38-39页 |
| 2. 发挥大学生意见领袖作用,增强其彼此之间互动的意识 | 第39页 |
| 3. 合理利用自媒体所创造的便捷优势,积极参与互动 | 第39-40页 |
| (四) 积极营造自媒体正能量氛围,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 | 第40-42页 |
| 1. 加强对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 第40页 |
| 2. 学校及时跟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媒体文化 | 第40-41页 |
| 3. 家长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消除教育的短板效应 | 第41-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附录 | 第47-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