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法学”的基本逻辑--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邓正来问题的出场及其基本逻辑的展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秩序拆解:一百多年走入尴尬境地 | 第10-16页 |
1.1 当下中国法学内核之反思 | 第10-13页 |
1.1.1 “四种学说”体现的话语逻辑 | 第10-12页 |
1.1.2 当下“中国法学”内核之品质 | 第12-13页 |
1.2 当下中国法学体系的支配力量 | 第13-16页 |
1.2.1 “现代化”与“范式”考 | 第13-14页 |
1.2.2 现代化范式的话语霸权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正当性重提:“自觉”生命的开始 | 第16-24页 |
2.1 “正当性”问题溯源 | 第16-18页 |
2.1.1 正当性学理之考 | 第16-17页 |
2.1.2 对正当性追问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2.2 中国法学正当性支配权变化的两大阶段 | 第18-20页 |
2.2.1 第一阶段:从传统式式微到现代式崛起 | 第19页 |
2.2.2 第二阶段:用中国品格重塑现代式正当性 | 第19-20页 |
2.3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追问 | 第20-24页 |
2.3.1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去哪了? | 第21-22页 |
2.3.2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必要性初探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观点申述:“知识-法学”如何可能? | 第24-35页 |
3.1 对“知识”相关问题的探究 | 第24-27页 |
3.1.1 “知识”及“知识论”沿革 | 第24-25页 |
3.1.2 哈耶克知识论观点引入 | 第25-26页 |
3.1.3 认知过程中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 第26-27页 |
3.2 “知识-法学”路径展开 | 第27-35页 |
3.2.1 何为“知识-法学” | 第28-29页 |
3.2.2 “知识-法学”路径的合理特性解读 | 第29-31页 |
3.2.3 对“知识-法学”路径的追问性反思 | 第31-33页 |
3.2.4 对“知识-法学”路径的呼唤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图景构建:世界结构下展望中国法学新秩序 | 第35-42页 |
4.1 关系性视角:重拾“中国问题” | 第35-39页 |
4.1.1 重新认识“中国法学”之中国问题 | 第35-37页 |
4.1.2 “中国法学”之中国特色 | 第37-39页 |
4.2 全球化视野:主权中国,更是“主体性”中国 | 第39-42页 |
4.2.1 中国法学应在法律全球化浪潮中把稳船舵 | 第39-40页 |
4.2.2 从“主权性”向“主体性”的身份转变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