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及狂犬病毒三联多表位重组蛋白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41页
    1.1 犬瘟热病毒概述第13-21页
        1.1.1 犬瘟热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基本特性第13-16页
        1.1.2 犬瘟热病毒流行病学第16-19页
        1.1.3 犬瘟热病毒疫苗研究第19-21页
    1.2 犬细小病毒概述第21-28页
        1.2.1 犬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基本特性第21-24页
        1.2.2 犬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第24-26页
        1.2.3 犬细小病毒疫苗研究第26-28页
    1.3 狂犬病毒概述第28-36页
        1.3.1 狂犬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基本特性第28-32页
        1.3.2 狂犬病毒流行病学第32-33页
        1.3.3 狂犬病毒疫苗研究第33-36页
    1.4 重组表位疫苗研究进展第36-40页
        1.4.1 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第36-37页
        1.4.2 多表位疫苗的设计第37-38页
        1.4.3 多表位疫苗的应用第38-39页
        1.4.4 表位疫苗相关佐剂研究第39-40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40-4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1-59页
    2.1 实验材料第42-46页
        2.1.1 细胞和病毒第42页
        2.1.2 实验动物第42页
        2.1.3 质粒和菌株第42页
        2.1.4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第42-43页
        2.1.5 主要试剂配制第43-46页
    2.2 实验仪器第46-47页
    2.3 实验方法第47-59页
        2.3.1 感受态细胞制备(CaCl_2法)第47-48页
        2.3.2 克隆转化及质粒提取第48-50页
        2.3.3 常用PCR体系及条件第50页
        2.3.4 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第50-52页
        2.3.5 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第52-53页
        2.3.6 免疫小鼠第53页
        2.3.7 血清样品的制备第53-54页
        2.3.8 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第54页
        2.3.9 细胞培养第54-55页
        2.3.10 病毒繁殖第55-56页
        2.3.11 血凝实验及血凝抑制试验第56页
        2.3.12 中和试验第56-57页
        2.3.13 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第57-58页
        2.3.14 数据统计分析第58-5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9-90页
    3.1 表位的筛选与合成第59-70页
        3.1.1 CDV、CPV及RV表位的筛选第59-60页
        3.1.2 CDV、CPV及RV表位的重组第60-61页
        3.1.3 重组表位蛋白的亲水性、抗原性、表面可及性、可折叠性分析第61-64页
        3.1.4 重组表位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第64-67页
        3.1.5 重组表位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第67-68页
        3.1.6 重组表位序列的基因合成第68-70页
    3.2 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第70-74页
        3.2.1 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0-71页
        3.2.2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第71-72页
        3.2.3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复性第72-74页
    3.3 重组蛋白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检测第74-80页
        3.3.1 重组蛋白抗原性的检测第74-78页
        3.3.2 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与抗病毒血清的特异性反应第78页
        3.3.3 ELISA检测重组蛋白产生的抗体与三种病毒的特异性反应第78-80页
    3.4 鼠源抗血清抗体特异性检测第80-85页
        3.4.1 鼠源抗血清中CDV中和抗体检测第80-82页
        3.4.2 鼠源抗血清中CPV血凝抑制(HI)效价检测第82-84页
        3.4.3 鼠源抗血清中RV中和抗体检测第84-85页
    3.5 PEI的佐剂效果研究第85-90页
        3.5.1 PEI增强多表位重组蛋白免疫反应的研究第86-87页
        3.5.2 PEI对体抗体分型的影响第87-90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90-94页
第五章 结论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附录第114-118页
    附录1 各载体图谱第114-116页
    附录2 各表位在蛋白上的序列第116-118页
个人简历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H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设备接入安全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