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综述 | 第14-29页 |
2.1 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概述 | 第14-16页 |
2.1.1 贸易融资业务的相关概念 | 第14页 |
2.1.2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3 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 第16-22页 |
2.2.1 保险的原则 | 第16-18页 |
2.2.2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概述 | 第18-19页 |
2.2.3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操作流程 | 第19-22页 |
2.3 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概述 | 第22-27页 |
2.3.1 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的优势 | 第22-23页 |
2.3.2 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 | 第23-24页 |
2.3.3 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2.4 我国商业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操作流程 | 第27-29页 |
2.4.1 出口商发起融资申请 | 第27页 |
2.4.2 提交相关业务单据 | 第27页 |
2.4.3 业务背景审查 | 第27-28页 |
2.4.4 转让应收账款并放款 | 第28-29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9页 |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5页 |
3.1.1 产品定位与认知存在偏差 | 第29-32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偏好趋同 | 第32-33页 |
3.1.3 操作风险审查环节未能做到"KYC" | 第33-34页 |
3.1.4 我国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业务沟通不够紧密 | 第34-35页 |
3.2 某商业银行实际违约案例描述 | 第35-39页 |
3.2.1 违约事件过程回顾 | 第36-37页 |
3.2.2 违约案例成因分析 | 第37-38页 |
3.2.3 案例违约成因普遍性分析 | 第38-39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39-49页 |
4.1 深化商业银行风险文化建设 | 第39-41页 |
4.1.1 构建风险文化建设核心理念 | 第39页 |
4.1.2 塑造"全面、全程、全员"风险文化 | 第39-40页 |
4.1.3 加强制度建立与警示教育 | 第40页 |
4.1.4 推进三道防线体制改革 | 第40-41页 |
4.2 搭建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控出口商信用风险 | 第41-45页 |
4.2.1 贷前调查 | 第41-42页 |
4.2.2 贷中审查 | 第42-44页 |
4.2.3 贷后管理 | 第44-45页 |
4.3 坚守贸易融资自偿性本源严控融资产品操作风险 | 第45-47页 |
4.3.1 多维度加强单据审核力度 | 第45页 |
4.3.2 重点关注赊销项下回款路径 | 第45-46页 |
4.3.3 重点关注保单除外责任 | 第46-47页 |
4.4 加强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信息的传递 | 第47-49页 |
4.4.1 发挥保险公司海外渠道优势保障融资安全 | 第47页 |
4.4.2 推动"信保通"系统的普及与应用 | 第47-48页 |
4.4.3 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常态化交流机制 | 第48-4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