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引言第8-12页
 一、选题背景第8页
 二、选题意义第8-9页
 三、研究综述第9-11页
 四、研究方法第11页
 五、可能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第12-25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第12-14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演变过程第12-13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第13-14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分析第14-17页
  (一) 文化属性第14-15页
  (二) 社会属性第15页
  (三) 经济属性第15-16页
  (四) 法律属性第16-17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正当性基础第17-18页
  (一) 人权保障的需要第17-18页
  (二) 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第18页
  (三) 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第18页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第18-20页
  (一) 原真性原则第19-20页
  (二)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0页
  (三) 文化多样性原则第20页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第20-25页
  (一) 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第21-22页
  (二) 特别法保护模式第22页
  (三) 综合保护模式第22-23页
  (四) 我国立法模式选择第23-25页
第二章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法律问题第25-39页
 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第25-29页
  (一)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划分第25-27页
  (二)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第27-29页
 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9-36页
  (一) 立法方面第29-32页
  (二) 司法方面第32-33页
  (三) 执法方面第33-36页
 三、政府保护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第36-39页
  (一) 政府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第36页
  (二) 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法律规制第36-39页
第三章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对策性思考第39-62页
 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律保护机制第39-49页
  (一) 保存机制第39-41页
  (二) 确认机制第41-43页
  (三) 对传承者的认定机制第43-46页
  (四) 文化保护生态机制第46-49页
 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机制第49-54页
  (一) 著作权第49-51页
  (二) 专利权第51-53页
  (三) 商标权第53-54页
  (四)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第54页
 三、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惯法保护第54-56页
 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第56-60页
  (一) 公益诉讼及其实证分析第56-58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侵权行为与公益诉讼类型划分第58-59页
  (三)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制度的构想第59-60页
 五、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社会团体组织保护第60-62页
  (一) 民间社会团体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第60-61页
  (二) 民间社会团体组织保护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第61-62页
第四章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立法情况分析第62-67页
 一、对《保护条例》主要内容的分析第62-64页
  (一) 调整对象第62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第62-63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63页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63页
  (五) 文化生态保护区第63页
  (六) 传播与利用第63-64页
 二、《保护条列》的制度创新第64-67页
  (一) 确立知识产权保障制度第64-65页
  (二) 建立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第65页
  (三) 确立利益分享机制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无单放货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
下一篇: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完善--以瓮安黑社会性质组织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