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分析的组合单元法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1.1 前言 | 第8-9页 |
| 1.2 悬索桥结构分析理论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 1.3 目前悬索桥空间分析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组合单元理论 | 第19-42页 |
| 2.1 有限元理论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 2.2 组合单元法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 | 第20-21页 |
| 2.3 构造组合单元的基本方法 | 第21-27页 |
| 2.4 组合单元的几何形状及其位移模式 | 第27-28页 |
| 2.5 组合单元的应变 | 第28-30页 |
| 2.6 坐标变换与构件局部区域方向应变计算 | 第30-31页 |
| 2.7 组合单元中三维实体、板、壳、梁的应力计算 | 第31-33页 |
| 2.8 组合单元的元素矩阵 | 第33-35页 |
| 2.9 组合单元中钢筋的贡献 | 第35-37页 |
| 2.10 组合单元中的空间桁架 | 第37-39页 |
| 2.11 组合单元的刚度矩阵 | 第39页 |
| 2.12 等效结点力的处理 | 第39-40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悬索桥大位移问题 | 第42-53页 |
| 3.1 大位移空间组合单元 | 第43-48页 |
| 3.2 大位移空间杆单元 | 第48-51页 |
| 3.3 悬索桥主缆的垂度效应 | 第51-5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2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算例 | 第53-60页 |
| 4.1 算例一 | 第53页 |
| 4.2 算例二 | 第53-55页 |
| 4.3 算例三 | 第55-56页 |
| 4.4 算例四 | 第56-57页 |
| 4.5 算例五 | 第57-58页 |
| 4.6 算例六 | 第58-59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分析 | 第60-74页 |
| 5.1 工程概况 | 第60-64页 |
| 5.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4-68页 |
| 5.3 施工过程正装计算 | 第68-7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2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第六章 润扬悬索桥静、动力分析 | 第74-97页 |
| 6.1 润扬悬索桥空间结构静力分析 | 第74-84页 |
| 6.2 润扬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84-96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96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
| 第七章 青马大桥振动分析 | 第97-125页 |
| 7.1 青马大桥简介 | 第97-101页 |
| 7.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01-106页 |
| 7.3 成桥状态缆索初应力的计算 | 第106-107页 |
| 7.4 青马大桥振动特性分析 | 第107-124页 |
| 7.5 本章小结 | 第124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4-125页 |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25-126页 |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