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如何处理好在逃同案犯的附带民事赔偿责任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法律制度简述第9-17页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法律渊源第9-13页
        一、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有关附带民事诉讼成分的零散体现第9-10页
        二、我国近现代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开始出现第10-11页
        三、我国现行刑事法律有关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规定第11-12页
        四、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一并审判的制度性优势第12-13页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的主体资格第13-17页
        一、我国现行刑事法律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主体的界定第13-15页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主体是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5页
        三、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主体的条件第15-16页
        四、附带民事诉讼被告在诉讼中享有的权利第16-17页
第二章 法律意义探究第17-24页
    第一节 在逃同案犯附带民事赔偿责任最终不可自然免除第17-20页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是民事侵权的损害赔偿之诉第17页
        二、共同侵权人理论上应被追究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第17-18页
        三、在逃同案犯民事赔偿责任无法自然免除第18-20页
    第二节 在逃同案犯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刑事审判意义第20-24页
        一、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在逃同案犯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第20-22页
        二、在逃同案犯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争论第22-23页
        三、司法实践中必须坚持“在逃同案犯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第23-24页
第三章 司法实务研析第24-38页
    第一节 在逃同案犯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司法坚持第24-28页
        一、必须由先行归案的被告人承担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第24-25页
        二、司法实践中坚持在逃同案犯不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不同做法第25-27页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应提前预留赔偿份额给在逃同案犯第27-28页
    第二节 在逃同案犯归案后的附带民事赔偿责任承担第28-33页
        一、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第28-30页
        二、对先行归案的被告人足额分配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的积极意义第30-31页
        三、先后归案的被告人相互间的赔偿比例调整以及求偿权行使第31-33页
    第三节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体现附带民事调解的积极效应第33-38页
        一、调解在民事案件以及附带民事案件审判中的重要作用第33页
        二、附带民事赔偿难以执行到位频现“法律白条”现象第33-34页
        三、正确理解刑事和解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关系第34-35页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附带民事调解效果可适当考虑惠及全部案犯第35-38页
结束语第38-39页
注释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同解除制度若干问题之实务分析
下一篇:横向双扩散MOSFET的工艺整合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