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制冷工程论文--制冷机械和设备论文--制冷设备论文--空调器论文

VRF与VAV复合空调系统及其协调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 VRF空调系统研究进展第16-27页
        1.2.1 VRF系统仿真建模的研究第16-18页
        1.2.2 VRF系统运行控制的研究第18-23页
        1.2.3 VRF系统新风问题的研究第23-26页
        1.2.4 研究进展总结第26-27页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7-28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复合空调系统基本结构与控制第30-39页
    2.1 概述第30页
    2.2 复合空调系统基本结构第30-33页
        2.2.1 无热回收设备时的系统结构第30-32页
        2.2.2 带热回收设备时的系统结构第32-33页
    2.3 复合空调系统基本控制第33-38页
        2.3.1 VRF部分的基本控制第33-35页
        2.3.2 VAV部分的基本控制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复合空调系统核心子系统VRF的仿真模型第39-64页
    3.1 概述第39页
    3.2 VRF系统部件模型第39-46页
        3.2.1 变频压缩机模型第39-41页
        3.2.2 电子膨胀阀模型第41页
        3.2.3 蒸发器模型第41-45页
        3.2.4 冷凝器模型第45页
        3.2.5 制冷剂管路模型第45-46页
    3.3 制冷剂物性参数显式计算模型第46-54页
        3.3.1 饱和蒸汽显式计算模型第47-48页
        3.3.2 饱和液体显式计算模型第48-49页
        3.3.3 过热蒸汽显式计算模型第49-52页
        3.3.4 过冷液体显式计算模型第52-54页
    3.4 VRF仿真模型的系统算法第54-60页
        3.4.1 制冷模式下的系统算法第54-57页
        3.4.2 制热模式下的系统算法第57-60页
    3.5 VRF仿真模型迭代加速方法第60-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VRF系统实验台搭建及模型验证第64-80页
    4.1 概述第64页
    4.2 VRF系统实验台搭建第64-69页
    4.3 实验测定方法第69-70页
        4.3.1 工况参数的测定第69页
        4.3.2 制冷量的测定第69页
        4.3.3 功率的测定第69-70页
    4.4 VRF系统模型稳态性能验证第70-73页
    4.5 VRF系统模型动态性能验证第73-78页
        4.5.1 VRF系统模型对压缩机转速变化的响应第73-75页
        4.5.2 VRF系统模型对节流阀开度变化的响应第75-76页
        4.5.3 VRF系统模型对进风温度变化的响应第76-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复合空调系统仿真器建立及运行控制特性研究第80-104页
    5.1 概述第80-81页
    5.2 复合空调系统关键部件模型第81-87页
        5.2.1 建筑模型第81-85页
        5.2.2 室内污染物浓度变化模型第85页
        5.2.3 VAV部件模型第85-86页
        5.2.4 控制部件模型第86-87页
    5.3 系统动态仿真器建立第87-91页
        5.3.1 系统配置及参数设置第87-88页
        5.3.2 部件模型的连接第88-89页
        5.3.3 制冷模式动态仿真器的生成第89-90页
        5.3.4 制热模式动态仿真器的生成第90-91页
    5.4 系统动态仿真器调试第91-93页
    5.5 复合空调系统运行控制特性分析第93-103页
        5.5.1 室内温度控制特性第93-96页
        5.5.2 新风流量与送风温度控制特性第96-98页
        5.5.3 能耗与能效特性第98-103页
    5.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复合空调系统运行参数优化控制方法研究第104-128页
    6.1 概述第104-105页
    6.2 基于负荷分配的运行参数优化控制方法第105-116页
        6.2.1 优化控制方法的逻辑结构第105-106页
        6.2.2 机组能耗预测模型的建立第106-107页
        6.2.3 负荷分配优化的实现第107-109页
        6.2.4 运行参数优化设定值的获取第109页
        6.2.5 优化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第109-116页
        6.2.6 小结第116页
    6.3 基于智能模型的运行参数优化控制方法第116-126页
        6.3.1 优化控制方法的逻辑结构第116-118页
        6.3.2 模型预测器的建立第118-121页
        6.3.3 代价函数的构建第121页
        6.3.4 优化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第121-126页
        6.3.5 小结第126页
    6.4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七章 复合空调系统全局协调优化控制方法研究第128-143页
    7.1 概述第128-129页
    7.2 系统全局协调优化控制方法的逻辑结构第129-132页
    7.3 系统全局协调优化控制方法的仿真分析第132-138页
        7.3.1 冬季末制热工况下的结果及分析第132-135页
        7.3.2 过渡季制冷工况下的结果及分析第135-138页
    7.4 阈值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138-141页
        7.4.1 重开阈值的影响第138-140页
        7.4.2 停机阈值的影响第140-141页
    7.5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3-147页
    8.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143-145页
    8.2 研究工作创新之处第145-146页
    8.3 研究展望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7页
符号与标记第157-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61-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涉及两族分担和双曲度量的正规性
下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基于契约理论和规制理论的双重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