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研究方法与实验遗传学论文

关于基因型—表型相关问题的统计遗传学及计算生物学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7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Fisher几何模型及表型进化的选择模型第12-13页
    1.3 基因多效性的度量第13-15页
        1.3.1 多效性的直接计算及问题第13-14页
        1.3.2 利用数学模型通过其它观测来间接计算第14-15页
    1.4 利用数学模型来间接计算基因多效性:Gu方法简介第15-26页
        1.4.1 蛋白质序列进化模型第15-18页
        1.4.2 选择强度与模型分类第18-20页
        1.4.3 蛋白质序列的进化速率第20-22页
        1.4.4 估计基因多效性和选择强度第22-25页
        1.4.5 基因多效性的初步分析第25-26页
        1.4.6 对Gu方法的几点评注第26页
    1.5 胞吐作用第26-30页
    1.6 参考文献第30-37页
第二章 关于基因多效性概念和统计估计问题的进一步探讨第37-70页
    2.1 引言第37-38页
    2.2 Gu模型的简要介绍第38-42页
    2.3 多层次基因型-表型映射模型及最小多效性的概念第42-43页
    2.4 基因型-表型映射的线性模型及其秩的定义第43-45页
        2.4.1 单映射情景第43-44页
        2.4.2 线性变换映射模型:从一步映射推广到多步映射第44-45页
    2.5 基因型-表型映射下秩的估计第45-47页
        2.5.1 稳态选择模型下的自然选择系数第46页
        2.5.2 Martin-Lenormand方法第46-47页
        2.5.3 Gu方法第47页
    2.6 有效最小多效性:对于K的一种备选解释第47-49页
        2.6.1 Martin-Lenormand方法:r=1对应于随机突变第48页
        2.6.2 Gu方法第48页
        2.6.3 Piganeau-Walker方法第48-49页
    2.7 数据分析和测试第49-51页
        2.7.1 Gu方法对蛋白质序列的应用第49-50页
        2.7.2 Gu方法对核苷酸序列的应用第50-51页
    2.8 基于Matlab的计算流程第51-55页
        2.8.1 有效基因多效性(K_e)第52-53页
        2.8.2 估计步骤第53页
        2.8.3 有效选择强度第53-54页
        2.8.4 有效基因多效性的纠偏估计第54-55页
    2.9 计算机模拟第55-59页
        2.9.1 突变秩对估计的影响第55页
        2.9.2 估计K_e的计算机模拟过程第55-59页
    2.10 小结第59-66页
    2.11 参考文献第66-70页
第三章 细胞分子动力学的计算分析框架:以胞吐作用为例第70-90页
    3.1 研究背景第70-7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71-81页
        3.2.1 胞吐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第71-73页
        3.2.2 整个胞吐系统的数学建模第73-75页
        3.2.3 反应速率参数的估计第75-77页
        3.2.4 基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77-79页
        3.2.5 MUNC18依赖性调控的稳定性分析第79-81页
        3.2.6 结论注解第81页
    3.3 方法第81-88页
        3.3.1 仿真流程第81-82页
        3.3.2 估计速率参数的算法第82页
        3.3.3 基本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82-86页
        3.3.4 MUC18调控的稳定性分析第86-88页
    3.4 参考文献第88-90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3页
    4.1 基因多效性的概念及统计可估计性第90-91页
    4.2 系统生物学和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第91页
    4.3 统计学模型和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整合第91-92页
    4.4 参考文献第92-93页
附录第93-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火球生药鉴定及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下一篇:委陵菜抗菌活性及其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