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实验研究 | 第12-30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1.1.1 材料 | 第12页 |
1.1.2 标本的制备 | 第12页 |
1.1.3 骨折模型的制备 | 第12-13页 |
1.1.4 压敏片的使用方法及完整髋臼负重区面积的测量 | 第13页 |
1.1.5 标本分组及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13-14页 |
1.1.6 力学测试方法及数据采集 | 第14页 |
1.1.7 统计分析 | 第14-17页 |
1.2 结果 | 第17-20页 |
1.2.1 一般情况 | 第17页 |
1.2.2 载荷与髋臼接触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1.2.3 载荷与位移的关系 | 第18-20页 |
1.3 讨论 | 第20-26页 |
1.3.1 髋臼的解剖 | 第20页 |
1.3.2 载荷及体位的选择 | 第20-21页 |
1.3.3 髋臼方形区骨折的内固定方式 | 第21-23页 |
1.3.4 压敏片的应用 | 第23页 |
1.3.5 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23-24页 |
1.3.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第24页 |
1.3.7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1.4 结论 | 第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第2章 综述 髋臼方形区骨折治疗进展 | 第30-47页 |
2.1 髋臼方形区解剖特点 | 第30-31页 |
2.2 影像学检查 | 第31-32页 |
2.2.1 X线评估 | 第31页 |
2.2.2 CT评估 | 第31页 |
2.2.3 三维CT重建评估 | 第31-32页 |
2.2.4 DSA评估 | 第32页 |
2.3 髋臼骨折的分型 | 第32-33页 |
2.3.1 Letournel-Judet分型 | 第32页 |
2.3.2 AO分型 | 第32页 |
2.3.3 Marvin Tile分型 | 第32-33页 |
2.4 髋臼方形区骨折的治疗 | 第33-38页 |
2.4.1 损伤控制在髋臼方形区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第33页 |
2.4.2 非手术治疗 | 第33-34页 |
2.4.3 手术治疗 | 第34页 |
2.4.4 手术时机 | 第34页 |
2.4.5 髋臼方形区骨折的手术入路 | 第34-35页 |
2.4.6 手术内固定物的种类 | 第35-37页 |
2.4.7 术中复位技术 | 第37-38页 |
2.5 并发症 | 第38-42页 |
2.5.1 静脉栓塞 | 第38-39页 |
2.5.2 感染 | 第39页 |
2.5.3 坐骨神经损伤 | 第39-40页 |
2.5.4 血管损伤 | 第40页 |
2.5.5 异位骨化 | 第40-41页 |
2.5.6 创伤性关节炎 | 第41-42页 |
2.5.7 股骨头缺性血坏死 | 第42页 |
2.5.8 死亡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导师简介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