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调查研究 | 第12-3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2-16页 |
1.1.1 诊断标准 | 第12页 |
1.1.2 纳入标准 | 第12-13页 |
1.1.3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1.1.4 手术方法 | 第14页 |
1.1.5 术后护理 | 第14-15页 |
1.1.6 预防抗凝 | 第15页 |
1.1.7 样本量估计 | 第15页 |
1.1.8 资料收集 | 第15页 |
1.1.9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1.1.10 质量控制 | 第16页 |
1.2 结果 | 第16-26页 |
1.2.1 研究对象的一般分析 | 第16-19页 |
1.2.2 手术前检测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 | 第19-20页 |
1.2.3 手术中检测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 | 第20-23页 |
1.2.4 手术后检测指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析 | 第23-24页 |
1.2.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4-26页 |
1.3 讨论 | 第26-32页 |
1.4 结论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2章 综述 | 第35-52页 |
2.1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 | 第35-36页 |
2.1.1 静脉血管壁损伤 | 第35页 |
2.1.2 静脉血流缓慢 | 第35-36页 |
2.1.3 血液高凝状态 | 第36页 |
2.2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 第36-39页 |
2.2.1 深静脉血栓原发性危险因素 | 第36-37页 |
2.2.2 深静脉血栓继发性危险因素 | 第37-39页 |
2.3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 第39页 |
2.4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 第39-41页 |
2.4.1 D-二聚体检查 | 第40页 |
2.4.2 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 | 第40页 |
2.4.3 下肢静脉造影 | 第40页 |
2.4.4 放射性核素检查 | 第40-41页 |
2.4.5 间接性CT静脉造影术 | 第41页 |
2.4.6 磁共振静脉造影术 | 第41页 |
2.4.7 体积描记法 | 第41页 |
2.5 术后DVT预防的原则 | 第41-45页 |
2.5.1 常规预防 | 第41-42页 |
2.5.2 物理预防 | 第42-43页 |
2.5.3 药物预防 | 第43-45页 |
2.6 LDVT的治疗 | 第45-47页 |
2.6.1 LDVT的一般治疗 | 第45页 |
2.6.2 LDVT的抗凝治疗 | 第45-46页 |
2.6.3 LDVT的溶栓治疗 | 第46页 |
2.6.4 LDVT的手术治疗 | 第46页 |
2.6.5 微创介入治疗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调查问卷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