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范围及目标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 | 第15-23页 |
2.1 可视分析应用综述 | 第15-18页 |
2.1.1 地学可视化综述 | 第15-16页 |
2.1.2 时空数据可视分析综述 | 第16-17页 |
2.1.3 高维多变量数据可视化 | 第17页 |
2.1.4 网络可视化应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 有效的可视化交互技术 | 第18-20页 |
2.2.1 探索式交互 | 第19页 |
2.2.2 摘要/细节式交互 | 第19-20页 |
2.2.3 过滤式交互 | 第20页 |
2.3 时空数据分析与利用 | 第20-21页 |
2.3.1 时空数据的特性概述 | 第20-21页 |
2.3.2 长城遗产数据及其利用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数据分析 | 第23-31页 |
3.1 长城遗产及其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3.2 研究数据的构成及其特点 | 第24-26页 |
3.2.1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研究数据现状 | 第24-25页 |
3.2.2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数据特点 | 第25-26页 |
3.3 研究数据的预处理和聚类分析 | 第26-30页 |
3.3.1 研究数据的预处理 | 第26-27页 |
3.3.2 时空演化内容的聚类分析 | 第27-29页 |
3.3.3 研究数据的数据框架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可视分析系统设计 | 第31-61页 |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 | 第31-33页 |
4.1.1 系统功能需求描述 | 第31-32页 |
4.1.2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4.2 系统的体系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 第33-35页 |
4.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33页 |
4.2.2 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33-35页 |
4.3 前台可视分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35-48页 |
4.3.1 系统的时空支撑框架的分析与设计 | 第35-36页 |
4.3.2 时间信息向统一时空框架的映射及框架设计 | 第36-39页 |
4.3.3 空间信息向统一时空框架的映射及框架设计 | 第39-41页 |
4.3.4 前台界面设计与交互逻辑 | 第41-44页 |
4.3.5 对应数据特点的可视化数据图表的设计 | 第44-48页 |
4.4 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48-59页 |
4.4.1 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模型 | 第48-49页 |
4.4.2 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 第49-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 第61-76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1-62页 |
5.1.1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 第61页 |
5.1.2 系统的开发步骤 | 第61-62页 |
5.2 前台可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68页 |
5.2.1 时间轴的实现 | 第62-63页 |
5.2.2 空间轴的实现 | 第63页 |
5.2.3 地图可视化的实现 | 第63-64页 |
5.2.4 用户管理的实现 | 第64-65页 |
5.2.5 可视化数据图表的实现 | 第65-68页 |
5.3 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68-75页 |
5.3.1 登录模块的实现 | 第68页 |
5.3.2 角色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68-70页 |
5.3.3 数据录入模块的实现效果 | 第70-74页 |
5.3.4 数据修改功能的实现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