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附录 | 第13-17页 |
附录 1:主要缩写语 | 第13页 |
附录 2:重要溶液配制方法 | 第13-17页 |
引言 | 第17-32页 |
1、先天性心脏病 | 第17-18页 |
2、细胞因子 | 第18-23页 |
3、NK-kB信号通路 | 第23-24页 |
4、JNK信号通路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2页 |
第一部分 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ASD前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 第32-49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1.1、病例资料 | 第32-33页 |
1.2、血清的采集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 | 第33-34页 |
1.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 第34-35页 |
1.4、统计学分析 | 第35-36页 |
2、结果 | 第36-39页 |
2.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a) | 第36-37页 |
2.2、白细胞介素-6(IL-6) | 第37-38页 |
2.3、白细胞介素-8(IL-8) | 第38-39页 |
2.4、白细胞介素-10(IL-10) | 第39页 |
3、讨论 | 第39-42页 |
4、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第二部分 先心病ASD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异常及在导管封堵术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机制的细胞水平研究 | 第49-72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49-53页 |
1.1、病例资料 | 第49-50页 |
1.2、血清的采集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 | 第50-51页 |
1.3、免疫细胞化学实验 | 第51页 |
1.4、免疫印迹分析实验 | 第51-52页 |
1.5、实时定量PCR | 第52-53页 |
1.6、统计学分析 | 第53页 |
2、结果 | 第53-61页 |
2.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53-56页 |
2.2、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 第56-58页 |
2.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 第58-61页 |
3、讨论 | 第61-65页 |
4、结论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第三部分 先心病ASD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异常及在导管封堵术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 第72-96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2-76页 |
1.1、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72-73页 |
1.2、抑制剂的使用 | 第73-74页 |
1.3、血清的采集 | 第74页 |
1.4、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 第74-76页 |
1.5、统计学分析 | 第76页 |
2、结果 | 第76-83页 |
2.1、先天性心脏病幼猪模型各组的细胞因子TNF-α 的水平变化 | 第77-78页 |
2.2、先天性心脏病幼猪模型各组的细胞因子IL-6 的水平变化 | 第78-80页 |
2.3、先天性心脏病幼猪模型各组的细胞因子IL-8 的水平变化 | 第80-82页 |
2.4、先天性心脏病幼猪模型各组的细胞因子IL-10 的水平变化 | 第82-83页 |
3、讨论 | 第83-89页 |
4、结论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全文结论 | 第96页 |
创新点 | 第96-97页 |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致病遗传因素 | 第9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