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形态学改变和IGF-1、MyoD表达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语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38页
    综述一 多裂肌损伤与慢性腰痛的研究第12-26页
        1 中医对骨骼肌损伤的认识第12-15页
            1.1 病因病机第12-13页
            1.2 治疗原则第13页
            1.3 治疗方法第13-15页
        2 针刺治疗腰多裂肌损伤的选穴依据第15-16页
            2.1 局部选穴-肾俞穴治疗腰背部疾病的研究第15页
            2.2 循经远取-“腰背委中求”的研究第15-16页
        3 腰多裂肌损伤的现代研究第16-19页
            3.1 多裂肌与腰椎稳定性第16-17页
            3.2 多裂肌损伤与慢性腰痛第17-18页
            3.3 多裂肌损伤的干预方法第18-19页
        4 小结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6页
    综述二 布比卡因引起的骨骼肌损伤特点及骨骼肌再生机制研究第26-38页
        1 布比卡因引起骨骼肌损伤的特点第26-28页
            1.1 组织形态学改变第26页
            1.2 骨骼肌细胞病理学改变第26-28页
        2 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第28-30页
        3 小结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8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38-63页
    前言第38-40页
    技术路线图第40-41页
    实验一 布比卡因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的模型第41-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1.1 材料第41-42页
            1.2 方法第42页
            1.3 指标检测第42-44页
            1.4 统计学处理第44页
        2 结果第44-46页
            2.1 造模2h后血清CK含量变化第44-45页
            2.2 HE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第45页
            2.3 Masson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第45页
            2.4 大鼠腰多裂肌caspase-3的表达第45-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3.1 多裂肌形态学改变第46-47页
            3.2 血清CK活性的改变第47页
            3.3 凋亡因子caspase-3的改变第47-48页
        4 小结第48-49页
    实验二 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形态学改变和IGF-1、MYOD表达的影响第49-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1.1 材料第49-50页
            1.2 方法第50-51页
            1.3 指标检测第51页
            1.4 统计学处理第51-52页
        2 结果第52-55页
            2.1 组织形态学变化第52页
            2.2 肌纤维横截面积第52-53页
            2.3 IGF-1的表达第53-54页
            2.4 Myod在第4 d和第7 d的表达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7页
            3.1 委中穴对腰多裂肌形态学和肌纤维横截面积的改变第55-56页
            3.2 委中穴对MyoD表达的影响第56页
            3.3 IGF-1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第56-57页
        4 小结第57-58页
    实验部分参考文献第58-63页
结论第63-64页
附图第64-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F通过ERK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乳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术后超声E成像评估及多因素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