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1 自我控制能力第14-20页
        1.1.1 自我控制能力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1.1.2 自我控制能力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5页
        1.1.3 自我控制能力结构的研究第15-16页
        1.1.4 自我控制能力的心理机制第16-18页
        1.1.5 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1.2 学业自我效能感第20-22页
        1.2.1 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1.2.2 学业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第21页
        1.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1.3 学业成绩第22-23页
        1.3.1 学业成绩概念的界定第22页
        1.3.2 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第22-23页
    1.4 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第23-24页
        1.4.1 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第23页
        1.4.2 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业成绩第23页
        1.4.3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第23-24页
2 问题的提出第24-25页
    2.1 研究的意义第24页
        2.1.1 理论意义第24页
        2.1.2 现实意义第24页
    2.2 研究假设第24-25页
3 研究设计第25-27页
    3.1 研究对象和程序第25页
    3.2 研究工具第25-26页
        3.2.1 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第25-26页
        3.2.2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第26页
        3.2.3 学业成绩第26页
    3.3 数据处理第26-27页
4 研究结果第27-33页
    4.1 中职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第27-29页
        4.1.1 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一般状况第27页
        4.1.2 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年级差异第27-28页
        4.1.3 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性别差异第28页
        4.1.4 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第28页
        4.1.5 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在学生类型上的差异第28-29页
    4.2 中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第29-31页
        4.2.1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一般状况第29页
        4.2.2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第29页
        4.2.3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第29-30页
        4.2.4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第30页
        4.2.5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生类型上的差异第30-31页
    4.3 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31-33页
        4.3.1 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第31页
        4.3.2 学业成绩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回归: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第31-33页
5 讨论第33-38页
    5.1 年级、性别差异对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第33-34页
        5.1.1 年级差异对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第33页
        5.1.2 性别差异对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第33页
        5.1.3 是否独生对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第33-34页
        5.1.4 学生类型差异对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第34页
    5.2 年龄、性别差异对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第34-35页
        5.2.1 年级差异对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第34页
        5.2.2 性别差异对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第34-35页
        5.2.3 是否独生对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第35页
        5.2.4 学生类型差异对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第35页
    5.3 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第35-38页
        5.3.1 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5.3.2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第36-38页
6 建议第38-47页
    6.1 中职生自身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第38-39页
        6.1.1 日常自我训练第38页
        6.1.2 培养积极情绪第38页
        6.1.3 培养学业兴趣第38-39页
        6.1.4 树立专一目标第39页
        6.1.5 积极自我肯定第39页
    6.2 学校帮助中职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措施第39-42页
        6.2.1 增强中职生的自主性第39页
        6.2.2 对中职生进行行为训练第39-40页
        6.2.3 对中职生进行意志力训练第40页
        6.2.4 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第40页
        6.2.5 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第40-41页
        6.2.6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第41页
        6.2.7 指导中职生自我监督第41-42页
        6.2.8 培养中职生道德自律第42页
    6.3 家庭帮助中职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第42-44页
        6.3.1 父母要注重自我成长第42页
        6.3.2 在家庭教育中树立规范第42-43页
        6.3.3 注重和子女的沟通交流第43页
        6.3.4 善于发现子女的优点第43页
        6.3.5 引导子女学会正确归因第43-44页
    6.4 学校帮助中职生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措施第44-47页
        6.4.1 培养学生的积极信念第44-45页
        6.4.2 帮助学生建立发展目标第45页
        6.4.3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第45页
        6.4.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45-47页
7 结论第47-49页
    7.1 研究结论第47页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7-48页
    7.3 未来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VA综合计分卡的中国航空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葛根素联合依达拉奉对烟雾所致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