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遗产分割中的归扣法律制度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我国立法现状分析 | 第9-16页 |
(一)我国继承法之修改进程 | 第9-10页 |
(二)遗产归扣制度缺失之原因 | 第10-12页 |
1、归扣制度与赠与制度的冲突 | 第10-11页 |
2、归扣制度与物权理论的冲突 | 第11-12页 |
(三)欠缺归扣制度所存在之问题 | 第12-16页 |
1、法条层面 | 第12-13页 |
2、理论层面 | 第13-14页 |
3、现实层面 | 第14-16页 |
三、遗产归扣制度沿革 | 第16-26页 |
(一)制度之源头 | 第16页 |
(二)制度之发展 | 第16-18页 |
(三)制度之成熟 | 第18-23页 |
1、归扣的主体 | 第18-20页 |
2、归扣的标的 | 第20-21页 |
3、归扣的方式 | 第21-22页 |
4、归扣的免除 | 第22-23页 |
(四)各国立法之比较研究 | 第23-26页 |
1、共同之处 | 第23-24页 |
2、不同之处 | 第24-26页 |
四、遗产归扣制度的法律移植 | 第26-39页 |
(一)归扣制度移植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30页 |
1、归扣制度在继承法上的地位与作用 | 第26-27页 |
2、归扣制度与赠与制度 | 第27页 |
3、归扣制度与物权制度 | 第27-28页 |
4、归扣制度与被继承人的意思自治 | 第28-29页 |
5、归扣制度与遗产税的征收 | 第29页 |
6、归扣制度与诉讼成本 | 第29-30页 |
(二)归扣制度移植的意义 | 第30-33页 |
1、法理层面 | 第30-31页 |
2、现实层面 | 第31-33页 |
(三)适应我国土壤的制度构建 | 第33-39页 |
1、立法模式的确定 | 第33-34页 |
2、归扣的前提条件 | 第34页 |
3、归扣的主体 | 第34-36页 |
4、归扣的标的 | 第36-37页 |
5、归扣的方式 | 第37-38页 |
6、归扣的免除 | 第38-39页 |
五、结论:对当前修改《继承法》的立法建议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